【一步校書郎】荐书-吕著《中国通史》

钱穆宾四先生在其《国史大纲》卷首有一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其第一条既是:“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个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个有知识的国民。)”

而欲做到对本国史“略有所知”,当首推吕思勉先生的这本《中国通史》。

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江苏常州人,历史学家,卒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寿73。

此书成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系当时吕公授课教材,依自序:“民国二十七年(1938),教育部颁行大学课程;其初以中国文化史为各院系一年级必修科,后改为通史,而注明须注重于文化。大约因政治方面,亦不可缺,怕定名为文化史,则此方面太被忽略之故。”又为避免与中学课本重复,故分作文化、政治两部分。

文化史部分,吕公有其发明。我国旧史,如24(25)史,大体依《史记》体例分作传、志、表三种,其中“志”所载内容,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经济官制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是最有趣的部分,也是现今所谓文化传统最重要的部分。吕公将其重新分做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计十八类,分门别述。若觉时间有限,亦对政治事件人物没什么兴趣,只想对故老相传的各种文化风俗有所了解,是书只读这半部18章即可。

而政治史部分,其实可略窥吕公史学思想,也是此次推荐吕公著作的缘由。

我国历史家,亦可三分
一者儒门史家,或说旧史家,即如24史那样,梁启超讥之为二十四姓家谱、“相斫书”的就是了。但不仅限于此,今人以儒家思想治乱兴平为底本写出的史书,我以为依旧可算旧史。
二为马列主义史家,或称无产阶级历史学家。这是当今最多的或说唯存的,大中小学校的课本既是代表。其实并未完全脱出儒家窠臼,而且更加偏于以论代史,依旧以政治兴亡为根据,其论大致可归纳于阶级斗争是历史的主要矛盾,人民(农民阶级)是历史的主导,其所以不能成功推翻统治阶级,是因为没有马列主义领导。这和儒家所以不能实现大同世界,复兴五帝三王黄金时代,是因为你不是“圣人”如出一辙。

第三种既是如吕思勉先生这样,深切践行梁任公史界革命理念的新史家。以新观念重新审视旧史,跳出儒家腐朽观念的窠臼又不受当时政治风向左右。在大量占有原始资料的同时,客观审视、评价材料,力图还原真实、寻常的事件、人物。这才是史学应该做的事情。

旧史是相当难读的,而且读了亦未必有收获。为其以人物为中心联结事件,导致同一历史事件可能零碎分散于很多人的传记当中,而一人的传记又必不可能以一事为主。这就使并不想致力于史学的人,如我,读过之后,依旧懵然无措毫无头绪。故从上世纪初,很多史家开始撰写通史,也许就是如钱先生“任何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的愿望。但通史若详写,却更难免卷帙浩繁,如白寿彝先生的《中国通史》,22巨册1400万字,如此巨著,足以让只打算“略有所知”者退避三舍。然而写的俭省了,如吕公此书,又难免有些节奏迫促的感觉,然只打算“略有所知”的话确实足够了。

其实很小的一本书,几百页而已,白话文通俗晓畅,读起来相当轻松,不会费很多时间。

扩展阅读有吕公所著《秦汉史》。吕公著作等身,其《先秦》《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四部断代史最是着力,尤以《秦汉史》为代表作,其中对秦亡的原因、对汉武、王莽的评价,都堪称公允持正,并非因循褒贬,也是其摆脱儒家旧史窠臼之处。只是文言著作,虽有标点,读起来还是不如通史省力。另有前文提及的《国史大纲》,钱先生是吕公弟子,但《国史大纲》却可算以儒家思想为底本的“旧史”,可与吕公通史对读。

通史/秦汉/国史大纲下载处

另由于360云盘猝死,原先分享的书籍待有时间统一上传微云后再集中整理一过。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