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学写毛笔字 – 交作业
老年人过日子,是不是要比年轻人过得快一些呢,因为一转眼,为期三个月的书法班第四个学期就要结束了。管理老师早早地就来通知:“要交作业哦,每个人都要交作业,展示自己的进步,也是展示老师教学的成绩。”
交作业,确实是对自己一段时间学习的总结,除了挂出来能听到表扬之外,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这个学期,首先是继续临写赵孟頫的《妙严寺记》,这是我的主项。之前体会到了“书写性”,心里就蠢蠢欲动地想通临《妙严寺记》。第一次写,先在宣纸上打格子,中间有几个字太差了,于是折起来继续往下写。拿到课上请老师看,老师说还行,就这么写。大姐同学送给我很大张的卡纸说先把格子打在卡纸上,再把宣纸铺上面,就不用每一张都打格子了。这个办法确实省事很多,不过呢,卡纸和宣纸之间不是很贴合,唉,凡事总没有两全的,是吧。《妙严寺记》开头的题额是篆书的,很多帖子开头的题额是篆书的,所以除了主项赵体楷书,还有次项篆书。
我用的宣纸是整张对开的,纸面不宽但是长,写完一整张要三个小时,相当考验我的耐心和功力。又从头开始临,一个晚上写一张,隔一个晚上再写一张,六张多,用了十天吧。再拿到课上去,下课时把这六张统统用图钉钉在墙上。长篇巨制啊……一阵惊呼啊……嘿嘿。老师做了现场讲评分析,还选了其中两张说要拿去给谁看;内行的同学看出来某一张的笔画特别粗,教室里还是热闹了好几分钟的。诚恳地说,我的确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才把它们挂在教室里,因为写的过程中自己已经感觉到很多字没写好。但是,“字要挂”,你写的字,平铺在桌子上看和挂在墙上看,是不一样的。家里哪有这么大的墙可以把好几张字同时挂出来呢,只有教室。
而一阵惊呼的同时,我已经决定,这六张通临的《妙严寺记》不能用来交作业,虽然老师已经认可为作业。你想啊,六大张纸写满了4.5公分见方的中楷,差不多800个字,谁会细细地欣赏呢,如果遇到“密集恐惧症”的,不晕才怪。又因为本人功力不够耐心不够,字体大小、用笔粗细、间架结构都不均衡,第一眼看到的往往不是写得好的那几个字,而是写得不好的、在字群中很突兀的那几个字。俗话说“言多必失”,是不是“字多也必失”呢?还是“少而精”吧。
“少而精”也不易。先选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家里所有赵孟頫的帖子都找出来,找那几个字做样本,可是那个“独怆然而涕下”,其中的“怆、涕”找不到,只能自己写。写了一张拿到课上,老师根本不看、还说你不是写了那个蛮好的。有同学建议说,写作业,内容不能太悲观的。想想也是哦,我是最讨厌“独怆然而涕下”的,怎么会选它的呢。于是再选。一直欣赏陶渊明,选他一首《饮酒》,“心远地自偏”才是我的最爱。继续找字,反复练习。完成。
前面说了把篆书作为我的次项,先临的是篆书《泰山刻石》。每天写字时先站着练习篆书,写上一个小时,再坐着写楷书,这时候会感觉用笔相对灵活,那支笔会比较听话,不知道别人会不会也是这样。《泰山刻石》的字很浑厚很端正。练了一段有点感觉,结构上慢慢的象起来。但是《泰山刻石》一本帖子没几个字,选不出来交作业。
又找出李阳冰的篆书《三坟记》,来不及从头练习,先找字,“学书万卷未敢为文章”。这几个字首先字形好看,写成作品后整体布局疏密有致,内容呢表面谦虚肚子里傲娇(看官们感觉到没?)。直接就练这几个字。练习楷书用过的毛边纸都不要扔掉,反面可以练习篆书,很低碳的。写得像了,再到新的纸上写。写了几天,没时间再写得更好了,挑一张交作业。之前临的《天发神忏碑》,也挑了几个比较熟练的,“文字天然”,交作业。一般作品的左边是留出一些位置写下款的,就是说明右边写的是谁的诗,然后是时间作者,比如“右书陶渊明饮酒诗之五、甲午初夏某某写于某处”。下款一般要用行书写,我的行书,嘿嘿,太差,于是就在纸面的左下角用个小印。够偷懒的。
交作业的时候老师还是不满意,“你写得最好就是《妙严寺记》,为什么不交?不过这几张也不错。”我说了写作业的过程,老师很不屑:“你那种写法叫‘集字’,不可以的。你学了赵体,就要能写赵体,按你学到的赵体的精髓写你要写的字,能写出来能写像,才是学到了。”
我们这老师就是这样,平时很罗嗦,比我还罗嗦,到时候一句话如雷贯耳,就看你有没有听进去。
第四学期结束,第五学期如果能报名成功,开学要九月份。这个空档,也要好好努力。
我一边编辑,一边感叹:写得真好!
谢谢转载!谢谢鼓励!实在说,因为有了“一步”,有了在“一步”上刊登的第一篇学写毛笔字的体会,督促我一篇又一篇地写下自己一点又一滴的体会,不写呢也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