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校書郎】荐书——行为经济学入门《牛奶可乐经济学》

此书是@艾薇 推荐给我,断断续续,近期方算是全部读完。觉得可置于荐书栏推荐。

是书共三部,如书影,放一起说,缘于其一,同作者、同译者、同出版社且出版距离很近;其二,依作者并出版社所言,三部内容自相承递,也确实如此。

美国人罗伯特·佛兰克(Robert H. Frank)著

闾佳译

第一部: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The Economic Naturalist: in Search of Explanations for Everyday Enigmas),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第二部:行为经济学版(Microeconomics and Behavior),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第三部:国计民生版(The Economic Naturalist’s Field Guide: Common Sense Principles for Troubled Times),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作者系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另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著作在国内出版。此书第一部,获国图文津奖。

开卷之前,首先建议忽略编者导读《博物经济学》标题,书商要赚钱,写些文字煽动读者购买欲无可厚非,只是虽然作者在第二部中确也提及博物经济学,但是三部书内,字里行间告诉读者的是,作者是有一位素养相当高的行为经济学家。不仅第二部直名《行为经济学》,作者更在第三部内清晰给出行为经济学概念:传统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结合。而他讲述的,正是行为经济学家们一直探讨的问题:人的心理、行为,会如何影响经济事件,或者如何被经济事件改变。传统经济学首要假设是“自利”,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则就是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之上,即在尽力追逐个人利益时,市场往往导致更好的社会利益。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至今,“手”经常会失效,为何?应该如何在手失效的领域建立正确的经济模式。人的“利己”与“利他”行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等等。行为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决定了他们更多的专注于微观领域,即专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节。另外,该部内作者更透露其正探索经济学同神经科医生合作的方法,这是一个前所未闻的领域,成书迄今已四五年,未知成果如何。

本书中作者努力以少数几个经济学原理解释大量生活细节实例。这种努力在第一部中得到完美展现。该部内作者以问答方式提出各种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曾注意过的和认为理所当然的问题,然后以经济学原理加以阐释,颇多令人恍然大悟之处。更难能可贵,该部自始至终贯彻引起“外行”兴趣的宗旨,力图使经济学这门学科不再高高在上,以期无论读者是否受过专门的训练都可以迅速接受经济学的思考方式。简言之,即使经济学不再高冷,走出象牙塔,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作者达成了他的承诺,而且很成功。读这一部,无须任何基础,更无学业年龄限制。无基础者,可得基础的经济学知识,甚至可用之解释一些问题。毕业于经济科的人则可得乐趣,甚或从另一角度审视曾经的课业的兴致。200多页一本书,应该读。

但是,作者的成功并未维持很久。在第二部,作者终于未能摆脱经济学家、教授的桎梏。不明缘由的放弃了第一部成功的模式——抛出一个问题,用尽量少的经济学术语解答它。 第二部采取了“流俗”的方式——写下一个定理,用实例证明它。由此,使得该部难度陡然上升。诸如成本收益、供给需求问题尚好,诸如边际、均衡、预算约束,加之公式、图表,就已经有相当高的难度了,或者说已经很像金融系课室了。正如上文所说,读第一部,无须学业背景,只要有好奇心读完就好。第二部,若要顺畅的读完,完全理解作者在讲什么,最少要待经济科大学一年级暑假。因为你要习惯乃至乐见各种图表、各种曲线、斜率、切点;要习惯用类似(So, Fo)或者- (M/Pf) /(M/Ps) = – Ps/P这种表达方式;要习惯我们正在讨论的是budget constraint而非“预算约束”、我们说离岸价(格)但是写下来的却是FOB,我觉得自己回到课堂了,虽然Professor Frank讲课的方式很轻松,可我真心轻松不下来。所以,此书第二部,可读,但是量力,不是很容易读。

也许是意识到在第二部中的失态,教授先生决定返回第一部的模式。当然,不可能重新返回基础常识,那样就骗稿费了。也不能沿用第二部的模式,那样这书只有学士硕士们会读。而且,经历第二部拔高之后,再退回最基础的常识问题,实在说不过去。于是,教授先生顺理成章地选择了行为经济学家们同样密切关注的问题——宏观经济,即国家经济政策乃至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对个人的影响,也即副题“国计民生”。在这一部中,作者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政策将对普通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做了大量、详尽的说明。美前总统小布什先生被我们的教授先生拎出来砸了一遍又一遍。无疑,作者希望找回第一部的感觉,以平易、亲善的方式讲述严谨的学术问题,使最普通的人也可以理解,乃至解释这些东西。但是,涉及宏观经济,就注定仅有第一册浅显基础的“外行”读者不会很容易理解。所以,这一部,最好的读者必然是经济科大学二年以上的人。

相较于第一部,二、三两部从作者初衷而言,都可算某种程度的失败。因后两部已经无法即便没有基础也可以在掌握几个经济学定理条件下解释经济学问题。比如了解了税收、社会福利、支出瀑布流的概念,恐怕依旧难以理解为何小布什的对富豪减税政策很糟糕,却又得到很多穷人的支持。不过,若有耐心读完,我们依旧可以获得很多有益的知识,一些曾见却未曾深思的问题会在作者的讲述下变得明朗清晰起来。当然,第三部每一章末更加入了郎咸平先生的附言,虽然我没有全部看,仅看过的几篇来说,还是有些意思。

从书中,尤其第三部,可以看出作者对弗里德曼和曼昆的推崇,萨缪尔森也提到了一次。这几位都是当代美国,乃至世界最知名,甚至可说在后凯恩斯时代影响最为巨大的经济学家。做为扩展阅读,如果读完第二、三部尚有余兴,不解渴的话,可以读他们的著作,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这是第三部多次提到的“最小政府主义”者的肇起。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两本教科书,据说美国大学必修经济学,一部分用萨氏一部分用曼昆,亦即成了两个流派。真假不论,即便是谣言,当年我也确实受了这谣言的蛊惑。《经济学》已于国内再版了十几版,装潢越发的美丽,也越发的厚重,当然比政治经济学好玩、丰富,也更难看。这三部都是纯粹的经济学专著,个人推荐萨氏《经济学》,很大,若能全部读完,你依旧不会是经济学家,但是会理解新闻里常说的M0123都是些什么东西,为什么只考虑GPD不靠谱,CPI和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对比国际间市场只对比商品价格而不提购买力指数就是耍流氓之类问题应该还容易。

关于只考虑GDP为什么不靠谱,以及税收政策如何影响个人等等问题,《牛奶》第三部已经阐述过,相较第二部而言,第三部应该好好读。因此,这三部的推荐阅读顺序是一、三、二。

书中虽然没有提及经济学要训练什么,毕竟不可能每一个经济科学生都成为经济学家,只读过《牛奶》这类科普读物就更不可能。但是细心者会发现《牛奶》中大量使用“假设”这个词,即便第二部运用大量公式、图表阐述问题的时候,前提依旧是“假设”。是的,经济学最重要的训练就是假设,合理的假设。经济学家不可能象化学家那样拥有一个试验室,实际上所有的曾经的经济学、社会学试验室都失败了,比如“乌托邦”、“人民公社”、“集体农庄”之类东西。很多年前在一些公司流行一种大约是叫做“头脑风暴”的方法,亦即大家集思广议,就一个目标提出各种可能,然后解决它。这个东西,其实就是经济学要训练的方法简化版。经济科大学的第一、二年,实际上就是通过基础理论的灌输、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里建立一个虚拟的试验室,通过合理的假设,简化真实、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来验证理论、政策可能的实际影响。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掌握之纵然不能成为经济学家,若能如书中所举实例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也是乐趣多多。就如其例,究竟是去沃尔玛买东西还是就在家门口的小店买东西?没有正确答案,只有最适合你当时状态的回答。

总之,经济学没有“外行”们想象的那么难以接近,实际上经济学确实如作者所言,是门很有意思的学问,只是近若干年来,经济学越发数理化,即越发依赖于数学模型。直觉经济学家相较数学经济学家愈发式微,使得人们一提起经济学就是希腊字母、复杂的公式、无尽的曲线、图表。很显然,以作者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们已经意识到直觉和数学二者在经济学上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实际上二者的结合将更有利于学科的进步。即以极低的成本取得学科上极大的收益。

PDF  提取码 ae5e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