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薇】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走访木里支教老师回来已经一周,围观此行的人群渐渐散去,我也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这一周,几乎没有跟任何人谈起此行的感受,对所有邀约的饭局一推再推,就为了让自己最完整的体会不受任何干扰落于纸上。

此行平铺直述旁白式的细节描述,已经在“新浪微博”里直播,并精选摘录到“QQ说说”上,全程极少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但,不说出来并不代表没想法。

 

 (一)支教,将持续存在

支教是什么?百度上的解释——“支教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这个解释很含糊,因为没有说明谁为这项工作买单。我这次走访的支教老师,由佛山民间志愿者组织“好友营支教”负责组织、联系、管理。支教老师是以志愿者、义工的方式到落后地区进行教学工作。

国家已经实施多年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假如教育资源能逐级平均分配下去,按道理作为毛细血管的落后地区村小,仍然可以分得一杯羹。但事实上,这些资源到了县一级后,就已经无法再分配下去。

 

编制内老师不愿意下乡下村教书

这次走访的木里县白碉乡四个村小,人数最少的有90个学生,最多的有200个学生。按教职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22的标准,每间学校应该有4-9个有编制的老师。而事实上,这四家学校一个有编制的老师都没有,全部由支教老师授课。而乡里的中心校约350个学生不到,却有50-60个教职人员,教职人员与学生的比例是1:6,差不多就是带研究生的水平。我装傻问中心校的管理人员,为什么不派老师到下面的村小,他们给了我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支教老师做得很好,我们可以放心交给他们教学。”

不少老师是从木里县、甚至西昌分配下来的。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走访记录,从西昌到木里县需要7个小时的柏油路车程,从木里县城到白碉乡要3个多小时的山土路,从白碉乡到各村小,未通车的则要在山路上徒步2-3个小时。一份月入4-5K的工作,上班路程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费用200多元,抛家弃儿,到没水没电没信号的地方,没有崇高思想觉悟、奉献精神的人实在难以坚持下去。推己及人,我非常理解不愿意到村小工作的老师。

 

学生需要就近读书

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中提到“合理布局校点,撤并规模小、质量低、不利于学生入学巩固的学校。”不知道是政策问题,还是为了解决老师问题,四川也在搞集中办学,在乡上建漂亮的中心校,把偏远的、小的学校集中一个地方办学,但却引伸出上学远、上学难的新问题。

个别孩子在村小上学的路,城里成人单程要走3个小时左右,小孩走得快也要2个小时。如果走到乡上,那就得走3-4小时,当天来回是不可能的,集中办校的话,学生读书必须住宿,住宿免费但生活费用约每月200-300元。条件差的家庭无力承担这笔费用,孩子也就不得不缀学。

为了折中,师资不足的村小就只能办非完全小学,即只有一到三年级,四年级以上的孩子要到乡上的中心校读书。

 

支教组织获得社会认同

老师不愿意下村、学生需要就近入学,这个客观矛盾的存在使得支教组织应运而生。“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官方组织,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从2003年开始,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 1-2 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但是,参加志愿者人数并不足以满足落后地区的师资需求,而这个计划又将往届生拒之门外。往届生要做支教老师,就只能找民间组织。

据说,“好友营支教”的创办人六七年前到四川木里水洛乡户外旅游时,其中一个伙伴伤病,得到了当地乡民热心的帮助。离开后,一直想为乡民做点什么。后来白碉乡烂房子小学的老师向他们求助,希望可以找到支教老师。“好友营支教”应时而生。

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好友营支教”现有专职社工6名,每年派出60多名志愿者支教老师于湖南、四川支撑着12所农村小学的教学,还有大量的默默支持着他们且不留名的义工。该支教组织承担每位支教老师300元/月的生活补助、500元/学期的交通费补助以及支教期间相应的保险,每间学校每学期800元的杂费补助、学生需要的文教用品,就更不在话下。

考核一个支教组织的成绩,除了统计缀学学生返校的人数外,教学质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据说白碉乡的学生成绩,原来在木里县各乡中是倒数有名的,自从四家村小的教育质量体现出来后,白碉乡的学生成绩排名已经上升到全县的前三位。木里县有个“优秀贫困学生资助班”,每年120个名额,去年“好友营”支教点——白碉乡呷咪坪小学就有5人考上。成为名校的呷咪坪小学,其它村的小孩也慕名而来。

在凉山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白碉苗族自治乡里,大部分学生是彝、藏、苗族人,“好友营支教”的第一批老师到来时,不少学生与村民,连听普通话都成问题。这次我与年纪很小的幼儿园孩子交流,都已经不成问题。普通话的普及,为孩子与村民打开更大的一片空间与天地,我个人觉得这是“好友营支教”对这片土地最润物细无声的贡献。

“好友营支教”的营运费用,我做了个保守估计,最低限度也要50万元/年。一个地方性民间非盈利组织,六年运作下来,细节我没有问负责人,但完全可以想象当中的不容易。

 

志愿者(支教老师)需要自我实现的平台

问过不少支教老师,为什么会选择支教。不少答案与我参加这次走访的想法惊奇地相似——“一念之间,想到了就来了。”于是我问自己,我的这个答案有没有水份?不管我口头上承不承认,人生中从未有过这种性质体验地出行,“经历”成了促成我此行的一个主因。

曾经,我也仰望着志愿者、义工,就象知道我此行的朋友投以让我不舒服的眼光与赞誉一样。理解这种不舒服,使我在所有志愿者与义工交流时,变得平和轻松。

孙东纯在《迟到的间隔年》里提到,在“仁爱之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里莎修女开设的一家国际性慈善机构)面试义工时,他说他想帮人。面试他的修女对他说“We don’t need your help, but you need to be here.”(我们不需要你的帮助,但你需要在这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短短的一个学期,一个支教老师对学生带来的帮助与影响是有限的,反而是来到这个环境里,随时随地与大自然的能量交换、感受最自然纯朴的民风、回到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一切带给支教老师的将会终生难忘的回忆。还是那一句,我们不会向人得瑟自己享受过什么好东西、过了什么好日子,却会对自己挨过的苦津津乐道。

没水没电没手机信号,没路没车没娱乐休闲。我爸爸跟进着看我的微博,感触万分地说:“想入地狱,去支教;想到天堂,去支教。”在偏远地方支教,那是物质上的“地狱”却是精神上的“天堂”。

没有电磁炉、微波炉、电热水壶,烧柴火解决温饱可以让人重新领略到期待的滋味;连续四五天没信号重来信号可以让人感受到失而复得的喜悦;连续十四天没有电,让人可以静下心来不受干扰地拍摄满天繁星与银河系;连续一周吃土豆丝、土豆片、土豆块、焖土豆饭,学生送来菜时就可以体会到“雪中送炭”。

支教老师可以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可以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其它老师磨合相处。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尝试组织、带领团队,从事管理方面的不同尝试。

 

以上四方共赢的局面存在一天,支教组织、支教老师就会存在一天,直到这个平衡被打破。打破这个平衡,就是要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这四个基本民生问题,而解决这四个问题,却非一般的民间组织可以有能力做到。

 

(二)施比受更有福

一路上我都在思考“慈善”与“公益”这两个词的概念,这两个词在不同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解释。上网查找,百度、谷歌、维基百科给出的各国解释也不尽相同。

得益于从小到大看香港电视节目,“慈善”最早在我脑海里出现的是香港每年的大show,“欢乐满东华”、“公益金百万行”、“慈善星辉仁济夜”……,当然少不了后期娱乐圈为各种自然灾害自发的筹款活动。每次看这些节目,看着香港各个家庭、个人打电话捐献的银码在滚动字幕中出现时,曾经也为自己不是港人不能表达心意遗憾。为了某个专题项目,动员社会人员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多少随意,随缘乐助——这是我脑海里的港式“慈善”。

很遗憾,中国式的“慈善”,更多的是摊派。上层发动,下面逐级捐款。开始时,每次捐赠前第一个表示的都是单位老大,此金额一出,自自然然就出来一个分级标准,各级别的人就自动对号入座。据说有些单位,直接就标出各级别的银码,明码实价,管你乐意不乐意。然后,在单位里张贴出红榜、在地方电视上公布各单位、各机构的捐款总额,面子行动应运而生。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象我一样,当拥有时、当感觉到幸福时,会感觉到“诚惶诚恐”。不断的“诚惶诚恐”之时,某天我突然醒悟,为什么富豪们乐于做善事,给予、付出、释放……会带来内心的平静。

很多人不喜欢摊派式的捐赠,对被垄断的慈善机构又没有信心,不过又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给有需要的人予以帮助。前面已经提过,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帮人而是帮自己。定向资助,200元一个学期,对于物价飞涨的今天,这200元可以改变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生活质量吗?

此次木里之行,我震惊地发现,当很多很多人为了寻求自己的内心平静、表达自己的善心与爱心时,却悄悄地影响着、改变着受助者的价值观。

我这次到木里,是一年中条件最艰苦的时候,但也只是没有城里条件好而已,他们种花椒、种核桃,自给自足,基本温饱与基础教育还是有保证的。初到山里的支教老师,看到山里孩子与城里孩子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别,便各自发掘自有资源,利用自身网络收集来自四面八方的资助,而地理位置优越的学校也有很多文教用品、书簿的贮备,除了有人捐赠,中心校还有提供。然而大家始料未及或者未曾想过的是,受助者正在将“接受”变成理所当然。

我家勉强也算中产,小一从出生到现在,除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想要拥有其它的东西,都必须要付出,或者承诺做好什么、或者做家务,从来没有不劳而获。而山里的孩子甚至他们的家长,可以随时等待分派,就如药品,生病了就到学校拿药,已隐约成为习惯。如果这些物资都是来自政府,无可厚非,那是社会福利;但让社会上的非营利机构背负着一个村的福利,特别是医疗福利,怎么看都有问题。当某天“回学校拿”变成固化的习惯思维时,价值观就真的出大问题了。

有一间学校,申请了“三杯茶”的爱心午餐,每人每天有一定金额的资助,有榨菜、紫菜汤、鸡蛋、土豆之类菜蔬,于是有些家长就只给孩子准备白饭,不再给孩子准备菜。未给学生提供午餐的学校,家长可以让每个学生人均有1-1.5元零用,却不愿承担一餐2.5元的午餐,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个人反而比较欣赏另一家学校的做法,不提供免费午餐,但却绞尽脑汁想办法创造条件让家长给孩子自行解决午餐。(注:“三杯茶”公益是一个由网友组成的纯公益组织,面向贫困山区,运作午餐和冬衣等助学类项目,帮助缓解贫困学生生活及上学的困难。“三杯茶”的午餐操作性比“邓飞”午餐强。“好友营支教”专心做支教,既是“好友营支教”社工,又是“三杯茶”义工的豆豆负责帮助有午餐需要的学校向“三杯茶”申请。)

越是来得容易,“不懂珍惜”的苗头越显而易见。某校开学不到两个月,已经不见了四个篮球。管理不善固然是问题,但很明显,没有责任人、不爱惜得来容易的东西,也是一个原因。个别学校的书籍不被爱护就更不在话下了。当然,提到这些,并没有怪责孩子的意思,有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环境造成,另一方面的教育引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人会有相似的人生观、价值观。木里人很少将自家的蔬菜拿出来卖,反而“送”出的多。某前支教老师,豪气地不问价钱,直接让人家送菜过来现金交易,给村民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在车上遇见该村民,他不知道该支教老师已经离开学校,还纳闷为什么近来没有打电话来要求送菜到学校。

从药铺回木里县城的车费是60元/人,由于我们半路上车,肯定要侧着身坐着走完全程山路,状态不好会晕车会吐。包车600元/趟,三人可以不用重装徒步一个多小时到侯车点,还可以舒舒服服坐回木里县。独自考虑了很久要不要包车,只要同行的豆豆说有东西要从木里拉过来,我就会顺理成章提出包车。最后我还是没有提出包车,花钱解决问题是我在城里的生活方式,在山里就应该入乡随俗,按他们的方式处理。

看过我文章的朋友,都应该清楚我在生活方式、幸福标准问题上的观点。无论支教也好、慈善也好,不应该以改变他人的人生轨迹为目标,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告诉他们、向他们展现生活方式有不同的选择,将选择权交还给当事人。吾之蜜糖,汝之砒霜,并不是所有我们觉得好的、正确的,都适合这片土地上的人,谁敢保证,他们进城后的生活一定比山里的生活幸福快乐?回来后把QQ签名改成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是出于这个意思。

这次我们送了几百本弟子规到各学校,我一直保留着自己的意见。在吃饭、喝水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学生家长不识字的情况下,连从头到尾读一遍都成问题,那人手一本的意义何在?当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还未得到满足时,其它的是不是都言之过早呢?还不如教会孩子不喝生水、少吃垃圾食品、勤洗手、定时洗澡、穿内裤等等基本的生活、卫生习惯来得实在。

 

 (三)展望未来

出发前我并没有做任何功课,没有了解过“好友营支教”组织,完全是凭着感觉就行动了。

木里此行,出于职业习惯吧,我经常问同行的“好友营支教”社工、前支教老师豆豆问题,这些问题估计让她很难堪,她尽量客观现实地回答。其实,就算她完全不回答,还是可以从各个学校的细节找到答案。

1)支教老师的招募流程,筛选标准是什么?是否进行岗前培训,是否进行背景调查。

2)“好友营支教”的理念是什么?不做有效的岗前培训,如何通过各支教老师将这个理念传达下去?如何统一教育内容?

3)“好友营支教”如果是以“理性支教、持续支教”为前提的话,有什么相关的制度与规定可以保证这个原则贯彻下去?如何保证“持续支教”不仅仅停留在形上,(办了六年就是持续支教最好的形态说明),还可以保证在教学的“延续性”上?(学生不会因为知道老师下学期不来就不做假期作业。)

4)“好友营支教”不鼓励支教老师长期支教,而宝马车友会的奖励政策却只对满一年的支教老师奖励,两者之间是否相悖?

5)有没有组织各个校点的支教老师交流学习、分享教学经验?

6)如何利用好利益共同体白碉乡中心校的教学资源对支教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帮助支教老师提高教学水平?

7)有没有对负责各学校的支教老师进行团队建设、管理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当学校里的支教团队出现矛盾时,以什么原则来进行协调?

8)对于松散型、非雇佣关系、却又代表着“好友营”的支教老师,如何才能管理到位?

9)各个学校有没有对现有物资建帐管理、定时盘点?各学期人员变动时,如何做到物资的有效交接?

10)每学期每校的800元,开支明细会交回总部吗?哪些费用应该在这800元内开支有没有相关的标准?

11)各个学校需要的物资,“好友营支教”如何进行合理分配?如何避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象?

12)如何管理支教老师自行募集的物资?有没有统一的标准?

13)如何增加“好友营支教”的凝聚力,避免给支教老师觉得“好友营支教”只是“中介组织”的感觉。

14)有没有将历任的支教老师建册,并组织起来与现任支教老师分享经验,扩大“好友营支教”的社会影响力?

15)如何在取得教学成绩的情况下,通过木里县政府、教育局,对“好友营支教”在社会上形成正面的促进作用?

16)有没有考虑过将“好友营支教”打造成一个品牌,帮助支教老师在支教过程中,个人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掌握一定的技能,得到社会对整体的认可,各支教老师在支教结束后,可以很快地重新就业。

……

支教组织就如天平的支点,一头是支教老师,一头是社会资源。攘外必先安内,相对稳定、团结、高效、有凝聚力的支教老师团队,是支教组织持续运作下去的保证。虽说凡是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以上的一系列问题,却都不是花了钱就可以得到立竿见影的结果与效果的问题,这需要一步一步地完善与提高。

作为一个普通人,又想在慈善、公益方面尽点微薄之力,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如果只是想求个心安理得,不关注资金流向,直接把钱捐赠到信任的慈善机构,方便省事。如果是想知道资金流向,定向捐助也是一个选择,只要你不介意让受助者习惯唾手可得就可以了。如果有闲有较大额的资金,自己直接操作也未尝不可。

如果你暂时还没有家庭、耐得住寂寞、会烧柴火、会做饭、没有洁癖、抛得开城里的一切牵挂,不妨考虑一下来当支教老师。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