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校書郎】抄书-西学-佛洛依德《图腾与禁忌》3
首卷
《关于文明、文化与现代人的问题》
有一位朋友(可能是罗曼罗兰)曾经写信批评我对宗教的看法。他一再强调宗教的意义,同时,亦肯定其具有永恒性的价值。不过,到现在为止,我仍然坚持自己对宗教的一贯看法。我相信宗教是一种精神麻醉的典型代表。【按,佛氏对宗教的态度,从本书希伯来语译本其自序中可知一二。】
一、人生的目的
我想人生的目的主要还是由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所决定。
二、人生的苦恼和逃避方式
一个人活在世上由于生活负担太重,因此,烦恼亦随之增加,这些苦恼主要是来自于:
1、自然界的压力
2、自身肉体的弱点
3、家庭、社会、国家、及人与人只见关系的不安全性。
也正因为这些来自生理、心理上的压力,使人需要一种精神上的麻醉。
至于逃避苦恼的方式,简单的讲,大略有下列方式:
1、药物中毒,也就是指一种lipido cconomics,即借着迷药幻等来麻醉自己以便暂时忘却烦恼。
2、抑制冲动——这类人大概以禁欲论者为典型代表。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建筑在:既然所有的烦恼皆因欲望而产生,因此,降低欲望似乎可成为减少烦恼的一种有效方式。不过,我并不赞成此种方法,因为,当一个人把欲望降低至最低程度后,生活的多彩多姿也将随之变得索然无味,而生命本身也将失去其原有的光辉。
3、升华——即借着自我的提升把自己从心理上的困境以更合理或积极的方式表达出来。
4、幻想——借着幻想来满足自己的希望、祈求,艺术即是一种典型的代表。
5、脱离现实——当一个人所承受的压力太大而无法抗拒时。有些人开始从现实中脱离出来,这也是造成妄想的重要因素。
我想过分的利用心理防卫机转是造成心理症的原因。而,太多的挫折则是造成精神病的重要因素……是个人一种绝望的反抗。
三、“幸福”与“实现幸福的不可能性”
我想神在创造天地时并没有设计“幸福”这个字。一般人所谓的“幸福”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它只不过是意指着一种“暂时的”、“过度的”比以前较好的情况而已。因此,所谓“实现幸福”,实是属于一种乌托邦心态。
四、追求幸福的方法
1、宗教——无疑的,宗教史追求幸福的一种方法,也是许多人所投身的方式。不过,我想宗教忽视了人的畸异性而以千篇一律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其中包括要求每个信徒必须接受相同的戒律、相同的教条,因此,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在接受宗教信仰前无可避免的都要先经过一种知性的萎缩(atrophy);也正因为如此,我想利用宗教来给予人类幸福此一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
2、恋爱——我想这是一个比其他方式更好的方法。严格的讲,爱人本身亦是一种防卫机转,因其可避免被爱的失败。恋爱除了给人在心理上的积极作用外,还可因男女双方间情感上的交流即相互关怀而打破人与人只见的孤独和疏离感。因此,我始终认为恋爱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种较合理的方法。
五、何谓文明?
“文明”只不过是意指人类对自然至防卫即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累积而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我想对文明的此种解释,人们即应感到满意而不必要求其他的解释了。
六、文化上的超我和原欲
有人主张文化亦具有超我和原欲的存在。文化上的超我论,其最明显的例子既是基督教的伦理观——爱别人(甚至敌人)像爱你自己一样——我想,这是注定不可能的事情。
七、放弃文明是否能使人类更幸福
从前,一般人常认为技术上的进步将使人类的幸福增加。可是,最近由于科技方面的急速发展,人类开始面临了巨大的困境。因此,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认为控制自然并不是文化惟一努力的目的,也不是人类幸福的惟一条件。或以为,放弃文明回复原始状态可能会使人类更加幸福。我想这些立论都是源自于基督教蔑视现实生活所必然要产生的结果。(译者按,如果我们能了解佛氏对幸福的解释,尤其是着重在它所具有的“暂时性”和“过渡性”的特性上,那么,我们即不难了解佛氏反对上述说法的理由,因为,技术进步与幸福的程度并没有必然的关联,倘若技术进步能改善人类的处境,那么,技术的进步便能增进幸福,反之,则不然。)
八、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
最近,个人的要求和集体意志间之冲突正在不断地产生,且,个人的力量亦逐渐为集体力量所替代。因此,如何在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矛盾中加以调整、和解是一个亟待讨论的严肃问题。
【按《译者序》的介绍,这篇文出于“佛氏晚年讨论本书以及有关文明、文化及现代人的一些问题的文字”。据年谱,此书初次发表于1913年,时年佛氏57岁,而其较多的讨论文明、文化之类问题的著作,大略可从1927年(71岁)《拜物教》、1930年《文明及其缺憾》算起,其时纳粹主意正盛,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处于剧烈变动之中,只是佛氏终究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