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步校書郎】抄书-太古-绎史(4)炎帝纪3

炎帝升仙图 汉画像石(出光明网)

后汉书注引《文子》,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其耕不强者,无以养生。其织不力者,无以衣形。

《呂氏春秋》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當年而不绩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

【男不好好种地就没吃的,女不好好织布就没衣服,有强制性,但是前文说过,三皇所以居道德制高点,就在于他们没有法律制度,不行惩善罚恶就可以天下大同一团和气。看《文子》原文即知《后汉书》注有断章取义之嫌——《文子》卷下:“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亲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不贵难得之货,不重无用之物。是故耕者不强,无以养生,织者不力,无以衣形。有余不足,各归其身,衣食饶裕,奸邪不生,安乐无事,天下和平,智者无所施其䇿,勇者无所错其威。”不强无以养生,不力无以衣形不是神农之法,而是神农之法的效果。“不贵难得之货,不重无用之物”,这是不提倡贸易,这个很奇怪,神农的一个功绩就是“日中而市”(《潛夫論》。《三坟》说是燧人),可以说贸易是从神农时开始,而神农却不认同这个。】

《搜神记》“鞭百草尽知寒温平毒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百谷是副产品,觉得还是《新语》的说法比较靠谱。另外,《本草经》《述异志》《博物志》都说神农是尝“百药”,而且分出上中下三品,上中各120种养命养性,大体上就是小说里常见的什么灵芝绛草朱果之类的东西。下药125种君臣佐使才治病,而且这治病的药却“多毒不可久服”。】

《春秋命历序》神农始立地形,甄度四海远近,山川林薮所至,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二万里。【地理勘测。关于“里”古今不同,至今似乎没有一定的说法。个人以为也可能是行政单位里的借用,古时5家为邻5邻为里,而且里有门,设里长,古人把这一里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也未可知,毕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长度。就如今日人们习用公制单位,但是还会还会用非长度单位代替,比如去某地要走几站地,这是用公交车站间隔代替,有些地方会用“街区”,有地方则说过几个路口等等,这些都不是长度单位,而且各地长短不一,外地人第一次听多半一头雾水,但是走上一次也基本都可以理解。余曾到巍山城保留的老街,两楼之间一里大约和现在一华里的长度差不多,只是这提法暂时没有理论支撑,也属于不靠谱系列。至于神农的7380万平方里,不考虑古今差的184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域,那是神国】

《帝王世纪》,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孙子兵法·谋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神农破夙沙,可称全国,不战屈人之兵,是为上谋,倒是呼应了“智者无所施其䇿,勇者无所错其威”。】

《汉书》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歩,带甲百万,而无粟不能守也。【强调粮食的重要,但是,神农之世有石城?能有“带甲百万”?明显不是神农之教,或者后人伪托班固不加查考就收了,或者就是班固臆造,难怪郑樵骂他】

《说文》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伏羲制瑟,神农作琴】

《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在位百二十年崩,葬长沙,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榆罔。《外紀》神农在位百四十年。【死葬】

马骕最后有一大段赞语,归结神农之功

新的食物来源,五谷;新工具,耒耜,利农桑;父耕妇织,免饥寒;医药;日中之市,贸易,商品流通,平抑物价;武功文德。狩猎向农耕的转换,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换,确立商品交换。这是一个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大时代。其流传之深远直至今日,包括古琴。

神农后裔承袭神农荫泽数千年“其后世则在颛顼时为土正,尧时为四岳,商为阿衡,周为太师,其分封则齐吕申许州纪路洛,血食数千载不絶,猗与盛哉,神农之明德远矣。”时至今日,神农依旧被崇奉,与其功德相比,其为神为妖为人都不重要。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