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平子】旺铺招租,心外无物
旺铺招租
一晃已过去两年了,谁也未曾想过这两年这个世界变成了这样。街上的旺铺一直写着招租,招租的旺铺似乎还有增加的趋势。
每当一个新店铺开张,我都要去光顾一下,即使没有想要的商品,也要路过一下。很多店铺都是餐饮类的,品尝过一回,我就感觉这店大概是开不长久了。原因大概如此:食品单一,员工工作不积极,地理位置不好,难吃。果不其然,没两个月,那个店铺又贴上了“旺铺招租”的红批。
大约两三年前,我们曾去过一家奶茶店,店主是一对小夫妻,大约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很阳光可爱。店非常小,和一个楼梯间差不多宽,只有一张小桌子,旁边三张凳子,布置得非常精致,非常干净整洁,给人一种舒服安适的感觉。
奶茶不是大牌的连锁店,名字很有自己的特色,虽然我已经忘记了它的名字——只可惜信息社会的背景下,人们被别人的价值观裹挟着,对于没听过的品牌有着一种敌意和偏见。
我们体验过后,依然点评了,这个位置人流量小,附近100米还有两三家奶茶店,还进行了大力宣传,这家也是要坚持不下去的。聊天中,小夫妻说他们没有进行大力宣传,是希望通过产品的品质来打动顾客。当然,真实原因十有八九是没有足够的后备资金与其他商家进行宣传战。
奶茶这种东西,基本上是一锤子买卖,很少有顾客会长时间光顾同一家店,除非这一片就他家做得最好,能吊打其他店——要么是品牌效应,要么是产品面向的是精准的客户群,如奈雪,奈雪在它这个价位和口味上,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对手。
粗略计算了一下,平均10元一杯,除去材料2元,一天卖出100杯,一天赚800,一个月2.4万,租金、水电加起来约1万,平均一人赚7000元,这样才能维持下去。
可是,他们一天无法卖出100杯,一方面这里的年轻人都是打工人,很多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如果要请女朋友喝奶茶,一定要名气大的,在抖音上经常看见的——越是卑微的爱情的越是经不起试错,只能保守,不求惊喜,只求无过。另一方面,这里人流量真的很小,虽然很多人会路过这里去买菜,但买菜的人群并不是喝奶茶的人群。
尽管我们很喜欢这对可爱的小夫妻,尽管他们说准备赚点钱就回去生个宝宝,尽管他们用攒了许久的钱走上了这条大家都说光明的创业的路,尽管他们的朋友可能还会羡慕他们可以离开流水线上机器一样的生活自己给自己当老板,两个月左右,这家店铺又贴上了旺铺招租。
我们路过那里,欣赏着这毛笔字,感慨也许他们店铺的押金估计都没有被退还。毛笔字写得很漂亮,纸是红纸,和所有节日、大喜事用的纸一样,人们可以通过这张红纸看到喜庆,而我看到了人血,纸上流淌的浆糊痕迹,就好像泪水划在脸上的痕迹。
那对小夫妻去了哪里我们不得而知,也许重回厂里,也许回到家乡,不管如何,生活总是会继续下去——小人物总是如此坚韧。
我总想象着,他们生了一个健康的宝宝,生活不再拮据,他们脸上每天还依然挂着可爱的笑容,他们普普通通的爱情,也还一直存在,并永远地存在。
旺铺就是旺铺,不到一个星期,它又开始装修了——新的店铺要入驻了。房东既拿着小夫妻一个月的押金,又能拿上新店主新交的租金,从房东的角度来说,旺铺招租这张红纸,确实是喜事,还是双喜。
广场旁边的水果店也贴上了旺铺招租,一个月了,还没有租出去。水里店的前身是奶茶店,再往前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知道的人们,来来往往,并不想记起。店铺的装修中也没有留下前几家的任何蛛丝马迹,仿佛他们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样。 越来越多的旺铺招租都成了这个样式,连毛笔字和红纸都省了,平常得就好像普通的广告牌一样毫无特色——兴许是能写一手好的毛笔字的人不多了,而旺铺们又招租得过于频繁,红纸褪色太快,甚至还没等到下一个租客就褪成白色了,于是就用了这种打印体,看起来很日常。
数据时代
不知是哪里来的谣言: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我是从几年前开始讨厌些某些数据的,因为它是骗人的,更因为它不仅仅是骗人那么简单。
那个时候,人们发现了“流量”这个东西,并从中挖掘到了财富。于是,人们开始自己制造“流量”,再从自制的“流量”中提取财富。人为的东西多了,自然就产生了虚伪。
那时,微信里的朋友互动得更广泛,因为我们要相互投票,投出最受欢迎的老师,投出最可爱的宝宝,投出最强的团队,投出最佳学员,投出最……总之,就是要投出一个“最”字。有的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投出一个“最”字,还给投票的人发红包,各个群里的发,每天发——因为可能是每个人每天可以投N票。我也是“醉”了,自然也被莫名其妙地裹挟进去,搞不好就被亲友扣上帽子了,比如“自己的亲人都不帮忙,也太没良心了”,在下无话可说,只能乖乖去点赞投票并打卡。
这两年大家的智商似乎高了,也可能是商家发现这样做也没什么屁用,或者是大部分朋友发现这搞了一两个星期自己家的还是没能达到“最”的地步(毕竟“最”只有一个嘛),这样的事情似乎变少了,也导致朋友圈的朋友疏远了。
然而,人们还是着魔一样地迷恋数据,甚至出现了唯数据论。当然,小人物是不喜欢去刷数据的,毕竟无法从中获益,甚至得不到一句肯定,更别说表扬了。
出于我尚不明确的某种原因,有很多关于“学习”的app、公众号、小程序、网站冲入了我的生活中,迫于上头的压力以及不得不与同事群体步调一致的压力,我和众多小人物一样,沐浴在形式主义的春风里,打卡,刷数据,把原本自己用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时间挤占了不少。时间占用倒是其次,不爽才是重点,在他们仿佛自洽的逻辑中,指出不对就是不正能量,就是消极,甚至跟个人品行和所谓师德挂钩。
这种无形的压力就像风一样,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你与这个社会有联系,就会沾上。
造数据的和看数据的,都知道这些百分百达标的数据是怎么来的,也知道漫长的学习时长下是浪费电的挂机,但仍年复一年地做着这些事。问,则答曰:向来如此,大家都如此,别的单位也如此……向来如此,便是正确的吗?向来如此,今天便当如此吗?匆匆如蚂蚁,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当去往何方,便踏着其他蚂蚁的路,奔忙,似乎这样便不会被灼伤。
伪学习的数据背后,只是对资源的浪费,而有些数据,则是对生命的漠视。在整个省都没有病例的低风险区,幼儿园为了达成新冠疫苗的高接种率,三天两头给家长打电话。家长不堪其扰,就带孩子打了第二针,结果孩子就连续发烧一个多星期。家长暂时没有带孩子打第二针,自然是有原因,可能是最近身体不适,可能是第一针就出现了不良反应,可能是听说邻居家的小朋友打完后反应比较大。
然而,要数据的人并不是真正关心你的健康,他们口头上说着这是国家政策,这是为了你的健康,但是,他们既不真正关心这个国家,也不是真正关心你的健康,他们关心的是你有没有完成这一任务——不,他们关心的应该是他们有没有完成这个任务。
才不久,西安出现的令人惋惜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只关心单一的数据,只要不是死于新冠,胎死腹中算什么,其他次生灾害导致的死亡算什么——似乎在某些人眼里,只要不影响考核数据的逝去的生命,便不算生命。更可恶的是,还有一些数据还瞒报,如郑州的水灾,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灾害。
新冠肺炎
不知是我所处的圈子的缘故,还是这个社会环境就是如此,媒体总爱瞒忧报喜,特别爱唱赞歌。赞歌唱多了,人们就麻木了,导致大部分人对新冠的认识还严重不足。很多人大概也是想不明白,新冠的致死率好像也不高,为什么深圳才出现两三例就会导致全民做核酸,连东莞和惠州也吓得不行。那我增加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下,狂犬病死亡率99.99%,为什么不会让一个城市如临大敌把所有流浪狗、猫等捕杀殆尽?
以上两个问题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单从死亡率来衡量一种病的社会危害程度是非常不科学的,甚至会导致人们的认知错误。
狂犬病的问题想必大家都能想明白,一是传播困难,需要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才有概率传染。被动物咬伤的概率已经很小了,咬伤人的动物还恰好感染了狂犬病但又还没有死于狂犬病的概率就更低了,最后咬伤到传染也有一个概率。二是便于防范,我们有三重保障,一是给动物打疫苗,二是保护自己不被咬,三是咬伤后打疫苗且疫苗安全可靠。
新冠就不一样了,首先,传播非常容易。空气传播,还能通过冷冻的水产品从别的地区跨时空传播,关键是感染率还很高。感染率这个概念可能大家也不是特别清晰,可以思考一下这两个名词: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二是新冠疫苗没有狂犬病疫苗那么有效,狂犬病疫苗的有效率为百分之百,这是目前新冠疫苗所达不到的。
当然,也就有好消息,新冠的死亡率比狂犬病低太多了。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治疗好的人的身体情况。一方面是媒体拿不到有效的数据,另一方面是媒体忙着点赞各个地区的防疫工作,还可能是媒体自我审视后觉得不必要报道,诸多原因导致我们获取不到这些消息,除非我们主动去找。
新冠有哪些后遗症呢?整体来说,它给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具体来说,假如你感染了新冠并治好了,之前可能可以长跑5公里,现在可能无法完成,甚至上楼都气喘吁吁;你会比之前更容易感冒、发烧、咳嗽以及生其他的病;假如你是男生,你很可能会阳痿、早泄,精子活性下降;假如你是重症或者中症,可能会提早坐轮椅;你的记忆力、注意力、智商可能会下降;你很可能会出现脱发;你可能会出现味觉丧失……有人可能会以为轻症就没事了,大错特错,连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出现以上后遗症。
了解这些后,我们对我国的防疫工作就会更加理解与配合,对生命也会有更深的理解:生命不是简单地活着,更包括了怎样活着。其实,我觉得,这类信息宣传到位后,打疫苗的人会更多,根本不需要催,不需要为了做数据焦虑不安。
《礼记》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有的男人都害怕自己不行,谁都害怕吃东西吃不出味道,没有人愿意自己“往后余生,轮椅相伴”。这些利益相关的事,远比以爱国的名义来催人打疫苗要好得多——疫苗不是百分百保障,但至少也是一份保障。
再来说说我国的防疫工作吧,鉴于我国的医疗条件,没有选择躺平来群体免疫。我们的医疗条件怎么样,普通老百姓不好评估,但可以从一个体验来感受一下,你去医院看病或体检,是不是看病10分钟,排队一小时。如果把这个医院的人手抽调走一半,你觉得要排队多久?要是把你要看病的科室抽光呢,比如呼吸科?虽然隔离和停业导致经济下行,许多人失业、破产,但是群体免疫可能更让我们承受不起,会死更多人,会有更多破产,会因医疗资源的挤兑发生更多的次生灾害。印度就给全人类上了一课,无法想象在现代化的文明社会,还会出现当街焚烧尸体甚至导致尸体被动物当街啃食的事情。
我国的防疫效果如何?我们来看看数据,世界人口75亿,我国15亿,占了20%,世界确诊新冠有3.5亿,按这个人口比例,我国会有7000万人确诊,而实际上有10万。
7000万人到底有多少?2019年北上广深四个大城市总人口大约是7500多万。还是没概念?那这么说吧,7000万约为我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意味着几乎每二十个人就会有一人感染。我们的效果就是让近7000万人免受新冠后遗症的困扰,也省了下这近7000万人往后的医疗成本。这个成本很高吗?这么说吧,在做了研究之后,大多数德国的保险公司都不覆盖新冠的医疗费用,因为是不划算的。除了考虑成本,我们还得考虑这7000万人造成的社会问题,多少婚姻因此破裂,又得出现多少可怜的孩子。
虽说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但是我们仍应该为决策者点赞,扛住那么多压力与不解,更要为一线工作者点赞,而且不仅仅是点赞,还需要大家的支持。我做志愿者的时候,发现大家都是至多半天才能去上一次厕所,医生更是如此——他们的防护服比我们的更难穿脱。深圳这边算是比较人性化,愿意做志愿者的人也比较多,尽管有积分政策鼓励的原因。医生也是半天一换,在吃饭的时候可以换班。有的志愿者一做就是一整天,从早上一直到晚上,他们默默无闻,也是现代的英雄。
也许是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爱赞许别人了,无数的人为一线工作者点赞。有的人一边点赞,一边告诫自己和亲友说,这事咱不干;有的人被人称作负能量,一边抱怨,一边加入其中;有的人一边点赞,一边令人赞赏地加入其中;更有一群人,不管他人赞赏或者是抱怨,默默地往前冲——行动是他们的语言。
疫情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情境,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有的一线工作者,由于本来就处于社会底层,做事就比较死板,死守工作要求,认为只要做好了自己本身的工作就可以了。确实,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事,这个世界会大不同。但总会有特殊情况出现,我们的法律总会有未覆盖之处。法理外的人情,以人为本的原则下的适度通融,考验着每一个基层工作者。有人做得很好,有人做得不好,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好与不好的分界,体现的是办事能力,关键就在于两件事有没有做好:换位思考以及敢于承担责任。不能体会他人的难处,以及怕担责任,是基层工作者的大忌,也是目前我们这个社会的通病。也许是社会环境太不友好,一不小心就会受到攻击,一不小心就会遇上担不起的责任,所以,我们内心都有一种相似的恐惧。
社死恐惧
有的时候,不经意的一个转发或评论,就可能让一个人社会性死亡——这就是流量时代的可怕之处。
一直以来,身边总会有人告诫我不要乱说话,小心惹火烧身,这两年犹甚。大概是听闻了那些乱说话的的悲惨下场,人们已经学会了说话前三思,话出口前就要考虑听到这些话的人靠不靠谱,假如传出去会如何……真有一种当皇帝的感觉,金口玉言,不可随便开口啊。
领导们不只一次告诫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现在这个社会很复杂,不要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不要转发与政治有关的东西。这里提到的政治立场默认的是不爱国的那一类,忠于国家的言论还是可以说的。
若以爱国之名,似乎做什么事都会更加顺利,因为一般人不敢提出反对。因为一般人的逻辑非常差,会把“不支持”等同于“反对”,把“不支持你以爱国的名义做这件事”自作主张地等同于“反对爱国”,然后把“反对爱国”进一步等同为“卖国”。
华南城二号馆一直有条横幅挂在那里,就充分展示了这一思考过程:吸烟等于放火,放火就是犯罪。吓人不,在那里吸烟是会触犯刑法的哟。
鉴于这样的原因,人们发社交言论越来越小心翼翼,也不知道是在防范谁,毕竟咱们周围似乎也没有“老大哥”呀。我就比较懒,不设置分组,不屏蔽任何人,谁要是不喜欢看,他自然会自己屏蔽我——我要把这个本来就属于他的权利交给他,而不是我替他们作出选择。
娱乐圈的乌烟瘴气在这两年不断地刷新人们的认知,他们被封杀似乎可以给群众一种掌管别人生死大权的快感——似乎只要关注了这个事,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就好像出了一份力,给了明星们致命的那一击。当然,这可能是这两年大事件中为数不多的进步事件了。
人们在讨论中认识到我们看到的明星只是表面的一部分,也在撕逼和站队中提升各自的羞耻观,更在天价罚单中认识到人与人在社会中的差距。当人们看到上流社会的人集体表忠心,看到上流社会的人污秽不堪,看到曾经奉若神明的人倒在臭水沟里,应该会思考的吧,有人会觉得这世界太魔幻,有人会觉得这世界太危险。
信息的便捷,使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一方面方便了人们交换思想,另一方面促使人们更加封闭思想。我们害怕社死,害怕与别人意见不同,又发现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很难调和,于是就选择了沉默。
疫情导致我们生活中出现了以小区、村组为单位的隔离圈,但这隔离圈至少是可以通行。但人心的墙,筑成的隔离圈,在尝试几回之后,我们便不再试探,而是自己再筑一堵墙,将之隔离。我也患上社死恐惧,虽然轻微,但也烦人。每次做一件不想做的无意义的事时,我仍然会尽心尽力去做好,但总是意难平,总是天真地觉得生活不该是这样子的。
花剌子模的信使们,为什么会变得狡猾?因为不狡猾的信使死光了,害怕死亡的信使不得不撒谎。倘若花剌子模忽然换了国王,即使信使带回来不好的消息也不会被杀掉,还会有信使把坏消息带回吗?我们似乎越来越像花剌子模的国王,越来越不在意消息的真假,越来越在意消息的好坏,我们有意或无意地,杀死了一个又一个带来坏消息的信使,还杀死了向外发布我们的坏消息的信使。发布坏消息的信使不过是想如实反映我们王国的情况,却被我们当成恶意与叛国处决了。
帕斯卡(没错,就是那个成为压强单位的物理学家)在《思想录》中这样写道。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双减风暴
决策者终于认识到了我国的人口问题,于是对房地产和基础教育下手了。社会规律是很可怕的,其可怕之处在于它被人们发现之后,人们眼睁睁地看着整个社会往那个方向发展,却无能为力——难怪说傻人有傻福,因为懂得太多反而增添更多烦恼——就如那些在铁屋子里醒来的人。
整体来说,这两大政策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效果要看执行的结果了。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都与房地产有关,这一政策下去,不知那些早已赤字的地方政府如何渡过这一难关。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听说有的地方的老师被迫签下了所谓的“自愿降薪协议”,又听说连寒假和暑假也要被一步一步剥夺,再加上双减服务导致工作时长变长,心里是不开心的,只希望这两个坏消息是两个谣言。
双减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暂时的负担。最具体的表现在教育培训行业中,很多家长再也不用不得不把孩子送去补习了。对于个人来说,补习确实有可能改变命运,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种应试教育的补习不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也不能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当然,教育培训行业确实为社会的经济做出了贡献,更是提供了非常多的就业岗位。此外,应试教育也不是教育培训行业导致的,而是应试教育催生了教育培训行业,然后开始进入相互促进的循环中。
社会群体的焦虑症,或者说家长焦虑症,就和普通人的焦虑症一样,不是想开点就能治愈的。教育问题的本质是社会问题。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当他说他的梦想是当快递员因为骑着电动车飞奔在大街小巷很拉风时,遭到了全班同学的嘲笑。连这么小的孩子都懂,家长们更明白,高中和职高是大部分孩子们的重要分化,这种分化是由社会价值导致的。
《新华字典》的例句与时俱进地进行了修改,从”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到“张华考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人们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对这个例句从认同到无感再到今天的反感。无论是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的张华,还是当初不得不进入技校的李萍,或者是在工厂打工的我,都没有底气说自己有美好光明的前途。
双减的前两三个月,效果真是显著,无数的机构倒下了,无数的从业者焦头烂额,无数的教师累得半死,无数的孩子开心了。然而不到三个月,家长们就扛不住戒断反应的困扰,还是把孩子们送去了补习,或者请了家教——当然,比例是下降了不少。教育培训行业的从业者,化整为零,从以前的大规模集团军变成了一个个游击小分队,顽强地生长着。只要张华和李萍的前途大概率有所不同,这个市场就会一直存在,无论政策有多么严苛,都无法将其消灭。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参与者是学生和教师,其次才是家长。遗憾的是,学生和教师早就没有了话语权,成为了任家长和社会各界揉捏的橡皮泥。
双减之下,以身边的学校为例,初三的学生7:20正式上早读,18:30正式放学,大部分还是在学校午餐午休,在校的时间长达11小时。这还只是小强度的,内地的寄宿式学校更加可怕,有5:30开始起床,晚自习到22:30的,这十几个小时,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应试教育。也难怪学生自嘲自己不是人,是一台无情的考试机器;教师也自嘲自己不是人,是一台无情的评价机器。孩子们辛苦,老师也辛苦,班主任则更不是人干的活。
我突然明白了,马云为什么说996是一种福报了,孩子们从小这样长时间学习,长大了做996的工作,起床不用比读书时早,下班不用比放学时晚,何尝不是一种福报呢?
在此不得不吐槽扬言要取消寒暑假的人,太没有良心了,自己过完了自己人生的寒暑假,就过河拆桥,要取消别人的寒暑假。取消了寒暑假,最惨还是学生吧,作为教师,我大不了就签下”自愿放弃寒暑假协议书“之类的。
有谣言说老师的平均寿命比较短,才59岁,其实不至于,虽然大部分老师确实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者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但大部分是能活到退休年龄的,不会这么短命——因为随着教龄的增长,除了有着高职业追求的老师,大部分老师会开始修身养性的。
心外无物
这两年看的书不多,平均下来一个月只有一本,写的读后感更是少——虽然原本暗自下决心看完一本写一个的,但我的懒惰超出于了我的控制,甚至以自己肤浅,不敢轻易言说为理由。
说起肤浅,最近两年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读中外的书感觉同样。读国外作品,我发现我对其他国家的历史、风俗、传说很不了解——我相信很多像我这样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是如此,但我觉得我不该如此,我要弥补这一缺憾。
我们的教育似乎过于注重实用性,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应试,培养出来的人很容易像我这样,不了解甚至拒绝去了解整个人类世界,带着“我们民族以前天下第一”以及由此带来的“我们民族永远天下第一”和“我是这个民族的所以也天下第一”的臆想去“放眼”世界。
读《传习录》时,我发现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经典作品等也很不了解,这可能也不只是少数人才如此。我过去过于抵触传统文化中的奴化人的部分,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孝道。这一抵触影响了我前行的脚步,忽略了许多文化中的精华。细想起来,我全文读过的文化经典并不多,有《道德经》、《金刚经》、《心经》、《庄子》、《论语》、《千字文》、《三字经》、《史记》以及其他一些史书,应该看却没有看过经典就多了,《孟子》、《大学》、《中庸》、《易经》……要是都看完,也是不现实的,毕竟此生有涯而知无涯——我似乎在为自己找借口。
为了找“文化自信”,我们在各个宣传栏都能看到文化经典的断章,然而这并没有也不能树立国人的自信。这也很正常,因为文化的主要功能并就不是给人自信,或者应该这样说,我们言文化必称五千年并不能让我们自己更自信。自信的关键不是在于文化是否传承了千年,而在于我们对我们的文化是否真心认同,更在于我们对自己是否真心认同。
譬如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想要追求她。这个男孩生活窘迫,长相普通,各项指标低于追求者们的平均水平,他怎么才能建立自己的自信呢?首先他得接纳自己,认同自己,尤其是认同自己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能力,然后他得具备两样东西,勇气和智慧。这样的状态下,他才可一战,虽然不一定成为男主角,但至少能在女孩心中留下一个鲜明的好印象,成为一个好的配角。
空喊口号是不行的,就好像徒有其表的人一样,迟早是要被戳破的。值得庆幸的是,勇气和智慧是可以后天重新获得的。人类天生就具备勇气和智慧,只是很多人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丧失了。
体检抽血时,我忽然意识到一个事情:地球上的万物之中,只有人类能做到为了长远的利益在当下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我家的猫也做了体检,他穷其一生也做不到主动让人抽血或者抽血时克服恐惧而不躲避——我相信除人类之外的动物都做不到,他们没有人类这种勇气和智慧,缺乏想象,看不到未来。
我试图从书海中打捞丢失的勇气和智慧,然后将之完善,然而终究不得法,不得道。
无论是所谓八万四千法门,还是不知何处的窄门,我皆不能入门。法门八万,看似很多,然旁门左道,以亿万计,此所以众生迷也。到底是我佛慈悲怕众生迷茫所以不说旁门以亿万计,还是我佛默认众生从亿万旁门中进进出出便知旁门有亿万,就不得而知了,但结果是一样的,众生迷。我也是最近才发现这一问题的,很多人像我之前一样,误认为法门万千,成佛容易,得道容易,修行容易。相较之下,耶和华倒是说得很清楚,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的信众更清楚自己不能进窄门,也更容易接纳自己的平凡。
话说回来,难或易只是相对言,也不是我们的重点。同样的,门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门里有什么呢,也许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登彼岸,达极乐,是一个不可及的目标,所以追求的过程有可能才是佛祖的本意。同样,向外求也可能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因此,我学习了一下王阳明的心学,虽然可能理解得不到位。
王阳明是个很厉害的人,很多人崇拜他,也仅限于崇拜。这是不好的,凡是造神,都是不好的(关二爷例外)。这世间难以理解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薛定谔的猫,王阳明的话。在读《传习录》的过程中,我发现王阳明读的书可真多啊,或者说以前的知识分子确实是有学问的人。可惜我辈对于理学和心学,往往是没有了解过就一言将其否定,或者过于侧重于对伟人本身事迹的崇拜,而不关心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关键。
我比较愚钝,学王阳明是学不来的,成不了圣人,更无法达到所谓内王外圣的境界。人心本如明镜,如今早已蒙尘,能做的,就是成为自己的擦镜人。
心外无物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是不是简单地贴一个唯心主义的标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目前我的理解就是,这指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面对不同的问题和情境,都能做出合乎天道的选择,采取合乎天道的行动,并专注于其中。例如,学习与娱乐,该是学习的时候就学习,该是娱乐的时候就娱乐。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其实很难,非常难。难在哪呢?难在是非的判断,你如何判断这是该学习的时候?仅仅是因为学习有益,所以这是该学习的时候吗?还是因为学习了这段时间就能获得某种利益?或是不得已?怎么样的选择和行为才是合乎天道呢?什么是天道呢?老子说,道法自然,那什么是自然?我追求财富和美色是不是自然?我追求美味和感官上的享受是不是自然?另一角度讲,这也不难,只要遵循自己的心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的心天生就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心的存在,所以王阳明说要“致良知”。就如物质角度的人的心脏,每天跳动八万到十万次左右,一般人是感觉不到心脏的存在的,但它是存在的。
佛教里说的“明心见性”与王阳明的“致良知”有异曲同工之妙。世人热衷于分类,生分别心,分这是禅宗还是密宗,分这是释教还是基督教,所以建不成巴别塔,登不了彼岸,也回不去此岸,漂泊在无水汪洋。
其实,人不必纠结于出世或入世,不必执着于寻找极乐与净土。常言道,若此心安,何处不为家?同样的,若此心光明,何处不为净土?
很多朋友都说现在是末法时期,持此说法的人还不少。是不是末法时期,我也无法判断。就个人而言,心若在正法的时空,身处末法时期,也不在末法时期;心若在末心时空,就算身在正法时期,也是活在末法时代。环境对人生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当我们有自我意识,有自由意志的时候,环境对我们人心的影响就会小很多,一念魔,一念佛,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是否成为一个高贵的人,全在我们自己做下的一个个选择。
路边别人遗落的财宝,是听从私欲占为己有,还是听从本心物归原主,选择权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我们的心本来就通体光明,不因我们贫穷或富有,急用钱或不差钱而做出不同的是非判断。路见不平,本心也会告诉你是拔刀相助挺身向前,还是想其他办法把成功率提到最高。
世界如花,我心如镜,需审视之,常拂拭,让它如实观照,见如来。如此,哪怕是镜中花,未见之时,与吾心同归于寂,照见之时,生光明,现颜色。
王阳明病逝于大余县青龙镇内的章江上时,弟子周积问其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此境界与人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新的一年,借用鲁迅的两句诗来展望吧,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