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薇】中国原典通读 -《荀子》

对于荀子,导读的杨照老师坦诚:“我不喜欢他,但他太重要了。” 作为好学生,因老师这句话,我乖乖地按顺序完整读完《荀子》原文。

“荀子非常重视身份,你是什么样身份的人,你就只能够做这个身份允许你做的事情,而圣人就是帮我们把这个社会划得清清楚楚的人。如果每一个人乖乖听话,按照威权、圣人所给予你的位份做你该做的事情,这个社会就没问题。所以这个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远超过个人如何活着,远超过个人的自由,超过个人的独立思考。”(引自杨照)

他只摆出一副老师的样子:这就是我所看到的、我所主张的、我所了解的,你们学就是了,别问为什么。这像不像小明同学的热梗——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同样是老师,荀子的态度背后是轻蔑独立思考,他不觉得人应该、可以独立思考,你只能够去思考你身份所规定的。孔子完全是另一种态度,他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还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看法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怎么回事?说好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呢?不好意思,我们这两千多年遵从的所谓中国传统里整套的价值系统,绝大部分不是直接来自于孔子,也不是直接来自孟子,而是来自于荀子。

杨照老师是实至名归的经典摆渡人,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之余坦然面对自己的喜恶,而且不强加于学生。他让我们自己看原文、自行决定是否认同他的看法。

名师只负责指路,路还是需要自己走。阅读荀子原文,我被荀子的文采、逻辑彻底折服。自《荀子》开始,文章有了提纲挈领的标题,如“劝学”。荀子华丽的词藻堪称心灵鸡汤的始祖;毋庸置疑的气势可以做政府公文的范本。他对诸子百家不同见解的驳斥铿锵有力,让我看到毫无还击之态。

荀子可能觉得洋洋洒洒的杂文还不够尽兴,偶然还来篇“成相”(中国先秦民间说唱艺术),马上就成了后世的弹词之祖;来篇“赋”,就成了赋体文学的开山之作。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需要终身学习,礼是内化了的法。

被推上神坛的孔孟儒学,都没有被君王真正采纳:而我们用了荀子那一套儒学实施细则两千多年,却没有给他一个配得上的知名度。时势使然。荀子生于马上要大一统的时代,他模糊了礼与法。他的弟子李斯和受他影响的韩非都是法家。秦朝被推翻后,法家那一套也被否定了。大家就举着孔孟的儒家旗号,行荀子之实,美名与污名自然都落在孔孟头上了。

不可否认,荀子才华横溢极且富个人魅力。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他,我们已经内化了他的思想,难以分割。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