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薇】2017,新平衡
这一年我看了很多书,平均一周一本,最高纪录一周阅读时长接近30小时。书友点赞之余也诧异于这种疯狂啃书,2017年的最后一天,该揭晓迷团了。
我多年稳定的生活在今年随着爸爸确诊癌症和儿子升大而完全失衡,面对如期而至的疾病和分离,再充分的心理还是显得不够充分,最后唯有依靠一本接一本的好书,引领我走出焦虑、迷茫、彷徨、恐惧、担心、疲倦、失落、空虚、无助……
(一)
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烦恼,安静地在对应的时间段等着你,从不缺席。 人生在世高低起伏生老病死是常态,有负面情绪自然也是正常事。我们习惯宽慰人家“不要想太多……”即使明知对方根本完全不可能不想。
我不习惯用抱怨、倾诉、求助等方法来向外部寻求方法解除属于自己的烦恼,倾向于内在消化。刚出来工作时,心情不好就打字;压力大就学英文;渐渐发展到心情不好压力大就阅读听歌看电影,目的只有一个——让大脑不要闲下来胡思乱想。那些看上去很积极的表现,其起因往往不是你所想象的。
那究竟有多少事情,我想当然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事实的真相呢?
我一直以来都很反感别人打牌(打麻将),觉得既浪费时间又不健康; 鄙视人家沉迷网络游戏,觉得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看完白先勇的《纽约人》、《台北人》,我意外地体会到那些通过打牌来自我麻醉、逃避现实甚至自愈的男女主角的心情,我开始内观自己通过疯狂阅读、通过上瘾般地练琴来释放压力的行为,何尝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只不过我穿着华丽的外衣做掩护而已。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我今年看得最百感交杂的一本书,沉迷骑士小说的堂吉诃德,与现在沉迷虚拟世界的芸芸大众又有什么不同呢?堂吉诃德在骑士精神以外的事情,思路清晰见解独到,金句不断,所以才成为大家都喜欢的角色。我们身边沉迷虚拟世界的人,如果在虚拟世界之外,还能拥有个性鲜明的自我,会不会也一样的很招人喜欢呢?
于是我摘下了有色眼镜,不再以批判的眼光看他们。也许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真的仅仅为了取乐,但真的不排除有人以此作为自我排解,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了解。
(二)
爸爸结肠手术后做了八次化疗,复查时还做了肠息肉的电切治疗,然后放心地出院迎接新的一年。为期九个月的治疗过程,既是他,也是我的又一个跨越。
“癌症”一词是字库里最可怕的中文字眼之一,因为我们都害怕死亡、害怕永别,但谁能不死呢?死亡是所有人的必然结局。我们忌讳面对死亡才害怕重疾,人的精神一旦崩溃华佗再世也于是无补。
随着癌症的高发、科技的发达,癌症不再直接等于死亡。我向爸妈解释,20多万元可以买台奔驰车,2-300万也是一台奔驰车,他的结肠癌就如入门级的奔驰车,并非那么不可承受。30多岁得了乳腺癌并治愈的明丽也来给70多岁的他们打气,并现身说法分享克服恐惧的心路历程。消除恐惧感和不甘心后,大家的信心也重拾起来了。
《最好的告别》一书提醒我们要在死亡到来前做好准备。美国作者的观点在中国能行得通吗?我们该如何与老人家们探讨这个话题呢?古往今来,提前给老人准备好拐仗,给老人准备好棺木和寿衣也是常有的事,一切准备就绪后20-30年都用不上的事并不鲜见。于是我在看完电子书后给他们买了实体书,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们不但不需要害怕死亡,还需要为它的到来做好准备。怎样才能活在当下?怎样才会珍惜眼前人?当你发现一切都有期限时自然就能做到。死亡的存在,是为了提醒我们要好好地活着。
我从来不会憧憬自己的晚年生活,我不知道未来与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活好当下是我对人生的最积极响应。
(三)
儿子拿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后,开心兴奋地奔向他新一阶段的人生,剩下我们站在原地凌乱。
这些年我有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围着儿子转,本以为他的留学不会给我带来多大的不适。但,我错了。我忽略了十多年里我与他随时随地的、热烈的、和谐的思想交流习惯。他由我一手带大,三观由我一手塑造,他是这个世界上与我精神吻合度最高的男人。送他到英国后,我直接进入类失恋状态。
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成年后他们有自己的人生。成年之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分别后各自能过得更好。放飞是父母唯一的选择,再不习惯也得慢慢适应。我几乎一次都没有直接与他联系,拉着孩子不放的妈妈,对要高飞的孩子会是一种看不见的负担。
英国回来后两周,我一直按英国时间作息。儿子用我的附属卡,消费短信提示成了那段日子我与儿子的“交流”,通过刷卡记录,我知道他有没有定时吃饭,都吃了些什么。
为了不让自己打扰他适应新生活,我开始看英文版的《查令十字街84号》、《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飞鸟集》等有英国背景的作品,以此来塞满自己的闲暇时间,顺带拉近我与他在英文及英国人文了解方面的距离,以便重逢时有更多的话题。
(四)
书看多了,眼界自然就开阔了;眼界开阔了,世界也就变大了;世界大了,自己就更微不足道了。
实体书的时代,最高记录六本书同时在看;电子书的今天,混看的情况越演越烈,十多本书同时在读。这种不专一让我发现了一种更高效理解的阅读模式。
假如要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可以作为教材,《中国绅士》可以作为教辅,陈忠实的《白鹿原》则作为课外读物,三本同时阅读,并随时在现实生活中从长辈中找实例归纳总结,全部完成后,这一门课就等于修完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涉及到大量的宗教背景,读起来有点难。《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是畅销书,显浅易读,里面有简明的宗教史和哲学史,两书配合起来读会事半功倍。
中国的汤显祖、英国的莎士比亚两位中西方伟大的剧作家,不约而同在1616年离开了人世,给我们留下了《牡丹亭》和《莎士比亚全集》。同时或者一前一后看他俩的作品,会更容易地作对比。我真心觉得《牡丹亭》比《哈姆雷特》更精彩,虽然后者的名气更大。另,1616年离世的还有《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
看长篇小说有点像长跑,开始时都会很累,咬咬牙撑过开头部分,后面就会越来越顺,然后渐入佳景。长跑会分泌令人愉悦的多巴胺,长篇小说亦然。这种中外作品对应着阅读,就如中西合璧和荤素搭配,既健康又美味。
今年的阅读习惯被“微信读书”这个APP彻底改变,它的互动功能让我结识了很多投契的书友。长篇看多后已经不再愿意看公众号的杂文,总觉得隔靴搔痒不够痛快,然后直接刷新了我今年文章零产出的新纪录,因为我连自己写出来的杂文也不愿意看到了。
(五)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修炼。
今年尝试了与公婆儿子三代同游英国,更挑战了与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温州朋友同游印度尼西亚。结伴同行需要磨合、包容,当你时刻关注和欣赏旅伴的优点时,你就会觉得旅程越来越有趣;当你只看到旅伴的不足,你的旅程估计就只剩下吐槽了。与不同圈子的人同行,差异突显,通过对比差异可以更好地修正自己。
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最好与他们多人一起去一次长途旅行,通过归纳总结他们的共性、观察他们的内部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以后再相处时,就可以更得心应手了。
同行印度尼西亚的温州朋友,共同特点都是“急”、“快”。40出头就当成爷爷、外公的他们特别焦急,每天计划出发前时间2小时前就开始蠢蠢欲动,哪怕到了目的地集体低下头玩手机也在所不辞。这对于长年喜欢踩线的我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紧张兮兮。人生是一段旅程,冲向终点等同伴,还是慢跑过去,那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婚后一直与公婆同住,同行英国依然能发现不同。每到一个景点,他们喜欢直奔主题拍照留念,照片还要有统一的标准。与我们追求巨细无遗的了解,只喜欢偷拍抢拍甚至不拍“到此一游”相对比,格格不入。幸好他们对英式饮食完全没问题、对我们优哉游哉的慢节奏也尽量配合,才能相安无事愉快地渡过了整个旅程。
(六)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在电子产品面前长辈与晚辈的角色经常需要互换,乡土文化中的长辈权威一次一次被挑战。如果长辈们不承认资讯总量等方面不及晚辈,还想凭人生经验赢得晚辈的认可与尊重、并保持最终的决策权的话,相互关系会变得微妙和紧张。
老人家进食时总爱有意无意地发出声响,婆婆直言没声音怎么能体现食物的“五滋六味”(美味),而我却坚决禁止儿子进食时发出声响。我在车上咳嗽,儿子会要求我戴上口罩;假如老人家在我的车上咳嗽,我提出与儿子一样的要求,估计会马上不欢而散。
我一直觉得病情是个人隐私,治愈之前不需要向亲戚朋友交待;妈妈却觉得不通知亲朋好友爸爸病了,人家会责怪。结果爸爸手术期间,我们除了疲于照顾爸妈外,还要像办喜事般,招呼接待知情后不来探望觉得不好的亲友,病人更是不能好好休息。幸好我一直强势,要不然可能连治疗方案也被热心的亲友左右着甚至失去决定权。爸爸每次住院化疗,都能把同房病友的年龄籍贯工作家庭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儿子却连同宿舍的同学来自那个地方也从不过问。
诸如此类,代际之间不同认知的差异,会随着紧密接触频频暴露。辈份高并不代表在所有事情上都能拥有绝对权威,传统家庭关系中的长老制会被动摇,平衡会被打破。
2017年马上要过去了,90后一代已经全部成年,他们将拥有更多属于成人的决策权、话语权。无论在家庭里、还是在工作中,不管我们是否情愿,旧平衡必定会被新平衡取而代之。
来吧!2018。
波澜不惊的语句读着读着不知不觉被感动哭了,身兼数职的同时必须坚不可摧的面纱下面隐藏着怎样的挣扎!为你的20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