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棉绪——成长,不简单

刚送儿子回园,内心很多的感触需要表达出来,我是一个感受性强烈的人,敏感于悲伤,就能敏感于快乐。习惯以文字表达所以将这几天刚巧拍摄的图片配以文字整理如下:

快到斑马线:

S:“妈妈,‘何老师’对我们说了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过马路被车撞死了,一条生命就没了”!
M:“是的,YH,这件事令到很多人都很伤感、很难过,我也是。当你说起这件事,我想到另一件事,我想跟你分享,好吗?”!
S:“好的,妈妈”!

M:“你还记得上周六(2017-7-1)《珍惜的珍惜》,我们一起在“祈福素食”吃午饭吗?吃完午饭妈妈和你去“文筑”兴趣班吗?那天,素食店的经理没有一如既往的坐在收银台前或招呼客人,我们吃饭时她才回来。几天后即前天(2017-7-4)我才知道那天她刚送了外卖回店,叫外卖的正是那个身故小女孩的家人。女经理:“回来的途中我是一边开车(摩托车)一边哭着回来的”!是的,以恒,你还记得妈妈经常对你说吗?我希望我和你相处时是快乐的,因为好像那个小女孩,她出门前跟‘爸爸’‘妈妈’说了再见,她‘爸爸’‘妈妈’以后就看不到她了。你知道我经常为你和哥哥‘诵经’、‘祈祷’吗?妈妈是希望宇宙最高力量和我一起守护你和哥哥,让你们平安活着”!
S:“妈妈,我知道”!

他当然知道,晚上当我坐在床前读祈祷文时,他都说:“妈妈,先读(给)我的”!并且他会安安静静自己玩。

握着你的手走过快乐和难过:

ws

2016年3月和5月,有幸参加了两个工作坊,关于“完形”的,老师是一位七十多岁的女修女,台湾人,曾经在美国跟随“完形”的创始人学习。她在台湾从事教育事业,退休后大多数时间在祖国大陆举办工作坊,关于“完形”的工作坊。师姐“海燕”参加了她一系列工作坊后觉得非常赞,所以邀请她在自己的工作室开课,从而令到我可以踏出家门就可以参加这样棒的工作坊。去年,因为在大陆授课过程中病伤复发所以急送回台湾,自此,她一直在台湾休养。也是那个时候,我得知“祈祷”的力量。

每个人都希望简单的活着,但人真的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不然,为何有一门学问叫“心理学”;也因为人类灵魂的成长是缓慢的,所以,我们需要看纸质书、而古典音乐还有它的立脚地。而我自身的经验告诉我:唯有透过自我成长,才能最大化“简单”的活着。

在完形心理学中研究发现,人类对事物的知觉并非根据事物的各个分离的片段,而是以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为单位。因此,把各个部份或各个因素集合成一个具有意义的整体,即为完形。

因此一个人会有追求完整的倾向,未完整的事情会一直引起注意直至完形出现和稳定为止。一个人也会依照其当前所需,完成其完形,满足需要等。

gqf

是的,如果生命就此永别,我无憾。人生,与自己相遇了,缺失的‘一角’找到了:爸爸离世的哀伤处理、与母亲的未完成期待、离婚的伤害。人生,本来就是追求“完”的过程,是一个自己与自己相遇、从而找到自己的过程。(写到此,想到上周和小子在新华书店看书时看到的《寻找缺失的一角》,书名大概是这样,“周国平”作序的儿童绘本。)

追求“完”的时间段通常出现在37-45岁,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结构性中年危机”,这个时间段,很多人会敲问自己一个问题:之前的时间已然过去,我还该这样活吗?所以,之前有婚外情的会归于家庭,而大多数婚外情也在这个年龄段发生。

bs

df

要给时间洗涤伤口的机会,别关上门自封死路。你永远不知道上天将回报你愿意经历成长的礼物何时来临,你没理由错过。————素黑《在最痛的时候加倍爱自己》

自我成长,我愿意,并且已在路上!每一步,都算数!

成长的故事,有些是说给自己听的,有些是说给别人听的,有些,竟无从说起。

2017-7-6 早上
雨中的阳台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