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聚堂主人】学习在继续
以后又参加了两期自治区系统的书法培训,时间都很短,三五天,不同的老师讲不同的书体,只是泛泛,收获是开阔了眼界,对书法的渊源有了一定了解。现场观摩各位老师的用笔,与更多的书友交流,增长了见识,对书法学习又有了新的认识。相比较更习惯杨老师的教学。
每次去培训时,学员要带自己的作品供老师和书友点评,让授课老师对每位学员的书写水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便于施教。第一次参加培训时学书不足一年,带了一幅临帖作品,四尺对开条幅,一幅临老师的《春夜喜雨》诗,大字,四尺整张。怀着忐忑的心听老师和书友点评,没想到临帖作品受到大家一致肯定。主授课的刘老师说:一看就是正路来的,礼器的韵味很浓,书法讲究“取法乎上”,古法帖流传至今,无人超越,只有追本溯源,才能得书法的精髓。不到一年能写成这样确实不错。只是笔力还有点弱,要加强。而在点评另一位学员的《曹全碑》作品时,刘老师直接说:这个自己练的成分多,或者没有参照原碑帖,通俗点说,应该叫自由体,说是曹全吧,笔法不明显,又像别的,甚至有楷书用笔,这是书法最忌讳的。我第一次理解了“取法乎上”的含义以及字贴的重要性。不管学习哪种书体,都能从你的作品中追根溯源,要选经典的原碑帖临习,那种所谓的书法教程只能作为初学的参照。
培训班上刘老师展示了两幅作品,都是隶书,其中一幅就是节临的《礼器碑》,有意临的味道,灵动而不失礼器的劲挺、隽秀。第二年自治区书协来我地区送书法下基层,培训地又设在我单位,荣幸地再一次聆听了他的授课。他说我选的贴很好,建议我不要仅限于《礼器碑》碑阳的部分,碑阴和碑侧的字又有不一样的精彩,也可以临习,而且没必要通篇抄帖,只要把一些字的笔法熟练掌握了,其他都没问题。后来在临习碑阴时,发现与碑阳比,碑阴少了刚硬,多了柔美,而碑阳更具庙堂之气,同一碑帖有如此不同的风格变化,令我更喜欢《礼器碑》。后来曾有书友问过我,如果现在让你在《礼器碑》和《曹全碑》之间选,你选哪个?我说:我还是会选礼器。曹全丰腴柔美,很规整,就像一个美人,五官各个零件都长得完美,可是组合在一起看,很平淡,没有特点,而礼器,也许五官不是很完美,但很有味道,我更喜欢有气质的美女。有种说法是:曹全是隶书里的楷书,礼器是隶书里的行书,张迁是隶书里的草书。所以我喜欢灵动自然的行草书,不喜欢规整严谨的楷书。可以说对《礼器碑》的热爱属日久情深,就如对自己挚爱的书籍,读千遍也不厌倦。
在学书法的头三年,我谨遵老师的“把一本字帖临熟临透”的建议,一直专注于隶书的学习,对《礼器碑》的许多字已经达到背临的程度,隶书的其他经典碑帖也偶有临习,如《曹全碑》、《张迁碑》,同时间或也临习篆书。对其他书体,如楷书、行草书,仅停留在听讲和欣赏阶段,未尝试过临写,真正开始临习行书已经是4年后了。
已将您的文章分置三天顺次发布,好酒慢慢喝。关于图片发布问题,请参阅《关于利用新浪微博之”我的相册“为本站文章配图的详细步骤》http://hrhere.cn/16590
@一步校书郎 刚看了《关于利用新浪微博之”我的相册“为本站文章配图的详细步骤》,这下应该没问题了,要不你把后面还没发的一篇文章《浓墨重彩缘来书法》退回,或我配图后重新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