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校書郎】《小學集註·内篇》稽古第四·明倫9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義屬。故父有過,子三諫而不聽,則隨而號之。人臣三諫而不聽,則其義可以去矣。於是遂行。

屬,音竹。號,平聲。

○微,國名,子,爵也,紂庶兄。屬,聨續也。行,所以存宗祀也*。○見《史記·世家》*。

*《史記·世家》,即《史記·宋微子世家》

所以存宗祀也。宗祀,備要誤作宗社。

宗祀,謂對祖宗的祭祀。《漢書·敘傳上》:“全宗祀於無窮,垂策書於春秋。”《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吾不忍吾家之宗祀,自此而絕也。”

宗社,宗廟和社稷的合稱,借指國家。蔡邕《獨斷》:“天子之宗社曰泰社。”孔融《論盛孝章書》:“惟公匡復漢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朱子曰:三人之行不同,而同出於至誠惻怛之意,故皆不咈乎愛之理,而有以全其心之德也。○怛,當割切。咈,音弗。見《微子》篇*。

*《微子》,《論語》篇名。

惻怛cè dá,哀傷、懇切,猶惻隱。《禮記·問喪》:“惻怛之心,痛疾之意。”《鶴林玉露》:“其惻怛規戒,涵蓄不露。”明宋濂《杏庭摘稿序》:“庶幾忠厚惻怛,有三百篇之遺意者。”

咈fú,違逆、乖戾。《說文》:“違也。”《集韻》:“通作拂。”桓範《世要論》:“咈人之耳,違人之意。”曾鞏《祭歐陽修文》:“以為己任,無有廢咈。”

○武王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

○叩,音寇*。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叩馬,當馬之前也。兵,猶殺也。太公,呂望也。夷齊之諫曰:以臣弑君可謂義乎?故太公以為義人。扶,猶搊也。

*叩音寇。據備要補。

搊chōu,方言攙扶。明沈榜《宛署雜記·民風二·方言》:“扶曰搊。”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隠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遂餓而死。

武王處一時之大權,二子守萬世之大經,各一義也。○見《史記·列傳》*。、

*《史記·列傳》,即《史記·伯夷列傳》

○衞靈公與夫人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過闕復有聲。公問夫人曰:知此為誰?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聞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夫忠臣與孝子不為昭昭信節,不為㝠㝠惰行,蘧伯玉,衞之賢大夫也。仁而有智,敬於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廢禮,是以知之。公使人視之,果伯玉也。

轔,音鄰。復,扶又切*。蘧,音劬。夫忠之夫,音扶*。為,去聲,下同。信,音伸。行,去聲。闇,音暗。

○衞,國名。靈公,衞君,名元。闕,君門。蘧伯玉,衞大夫,名瑗。下者,下車以過也。公門,亦君門。式,說見“敬身”。路,大也。君馬曰路,馬大之也。廣敬,推廣其敬也。昭昭,顯明也。㝠㝠,隠暗也。忠臣之事君也,如事親。孝子之事親也,如事天。豈以人知而信節,人不知而惰行乎。○見《列女傳》*。

*復,音注據備要補。夫忠之夫,音扶。“夫忠之”三字據備要補。

蘧qú,《通志》:“蘧氏,衛大夫蘧瑗,字伯玉之後,漢有大行令蘧正。” 劬qú。

信shēn,通伸,伸張、舒展等。《說文》:“伸,屈伸。”段玉裁:“屈者,無尾也,伸之反也。屈伸,謠、俗共知之語,故以爲訓。屈,亦作詘,所謂隨體詰詘也。伸,古經傳皆作信。《周易》:‘詘信相感而利生焉。’又‘尺蠖之詘,以求信也。’又‘引而信之’。韋昭《漢書音義》云:信,古伸字。謂古文假借字。許書冣目曰:‘近而申之,以究萬原。古文申作信。’又蟲部:‘尺蠖、屈蟲也。’《太平御覽》引作‘曲信蟲’。从人。聲。疑此字不古。古但作詘信,或用爲之。本無伸字。以屈伸訓伸篆,亦非說解之體。宋毛晁曰:古惟字,後加立人以別之。”《正字通》:“申,本作。”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