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校書郎】《小學集註》增校13小學題辭2

○惟聖斯惻,建學立師。以培其根,以逹其支。

惻,音測。培,音裴。支與枝同。

○斯,語辭。建,亦立也。

此言聖人見衆人安於暴棄,於是惻然傷憫而建學立師以教之。小學之教所以收其放心,養其德性,如培擁木之根本也*。大學之教所以開發聰明,進德修業,如發逹木之支條也。

○此一節言聖人興學設教之意

*惻cè,憂傷,悲痛。

培擁,擁,備要作壅。案:《漢語大字典》二字皆有“把泥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義,引例如白居易詩:“划土壅其本”。蘇軾詩“杞梓方培擁。”考《康熙字典》擁字無此義,而《說文》無壅字。然《康熙字典》并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擁”字義,皆引用《前漢書·夏侯嬰傳》“面擁樹馳”注:“南方謂抱小兒爲雍樹。”《康熙》:“雍,讀曰擁”,段注:“雍者,擁之叚借字。”陳選本南人更精通經史,知此意而引伸之,欲使讀者知要小兒收心養性自當耐心細心,“雍樹”“擁木”本無差別。類如今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喻。故此處備要以“壅”替“擁”則純為樹木而失樹人,是妄改而失陳選本意。

○小學之方,灑掃應對。入孝出恭,動罔或悖。行有餘力,誦詩讀書。詠歌舞蹈,思罔或逾。

悖,音佩。蹈,音稻。逾,音俞。

○方,法也。罔,無也。手曰舞,足曰蹈。

饒氏曰:此言小學之方,必使學者謹夫灑掃應對之節。入則愛其親,出則敬其長。凡所動作,無或悖戾乎此也。行此數者而有餘力,則誦詩讀書,或詠歌以習樂之聲,或舞蹈以習樂之容。凡所思慮,無或逾越乎此也。

○此一節言小學之教所以培其根也。

*悖bèi,違背,違反。案, “佩”讀bèi時通“背”,違背。《素問》:“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

蹈dǎo,音稻。音誤。《詩·小雅·菀柳》:“上帝甚蹈,無自暱焉”,鄭玄箋:“蹈,讀曰悼……今幽王暴虐,不可以朝事,甚使我心中悼病,是以不從而暱之。”是蹈字只此一例讀dào音,餘皆讀dǎo。《說文》:“蹈,踐也。從足,舀聲。”

○窮理修身,斯學之大。明命赫然,罔有内外。德崇業廣,乃復其初。昔非不足,今豈有餘。

復,音伏。

○饒氏曰:斯,此也。明命,即天之所賦於人,而人之所得以為性者也。赫然,明盛貌。德者,道之得於内者也。業者,功之成於外者也。復,還也。初,謂本然也。此言格物致知以窮究其理,誠意正心,以修治其身,此乃大學之道也。然天之明命,赫然昭著*,無有内外之間。學者誠能從事於大學,使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而德之積於内者,極乎崇髙。由是推之,使家齊國治天下平,而業之施於外者,極乎廣博,則有以復其性之本然矣。昔日之安於暴棄也,此性固非不足。今日之德崇業廣也,此性亦非有餘。但昔為氣稟物欲之所蔽,今則復其本然耳。

○此一節言大學之教所以逹其支也

*伏讀fù時,用同“復”。1、連詞,相當於“又”。《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講經文》:“難逢難遇伏難聞。”2、回報。《青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連忙走回方丈,稟伏長老。”

赫然昭著,昭,庫本作照,從薈要、備要二本改,是形近而譌。昭著,彰明、顯著。《文選·揚雄·劇秦美新》:“臣誠樂昭著新德,光之罔極”。唐薛用弱《集異記補編·永清縣廟》:“與民除害,陰功昭著。”

○世逺人亡,經殘教弛。蒙養弗端,長益浮靡。鄉無善俗,世乏良材。利欲紛拏,異言喧豗。

弛,音始。靡,音米。拏ná,汝加切。豗,音灰。

○饒氏曰:端,正也。乏,無也。利欲,猶言物欲也。拏,牽引也。豗,相擊也。

此言前世既逺,聖人既沒,六經殘缺而教法亦廢弛矣*。小學之教廢,故學者自童蒙之時而養之不以其正。大學之教廢,故及其年長則所習日益輕浮華靡。是以鄉無淳厚之習俗,世無粹美之人材。但見利欲之習紛然而相牽引,異端之言喧然而相攻擊也。

○此一節言後世教學不明之害。

*弛chí音始,舊讀shǐ。

教法亦廢弛矣。矣,備要作也。

教學不明之害。害,備要作意。

○幸兹秉彞,極天罔墜。爰輯舊聞,庶覺來裔。嗟嗟小子,敬受此書。匪我言耄,惟聖之謨。

輯,音集。裔,以制切。耄,音冒。

○極,終也。極天罔墜,言人心秉彝之理萬古常存也。我,朱子自稱也。

饒氏曰:爰,於也。裔,衣襟之末。來裔,謂後學也。嗟嗟,歎辭。耄,老而昏也。此言後世教學不明,雖如上文所云。然所幸者,人之秉彝,極天罔墜。我於是纂輯舊所聞者,以為小學之書,庶㡬可以覺悟後來之學者爾。初學之小子,宜敬受此書而學之。此非我老耄之妄言,是乃前聖之謨訓也。

○此一節言輯小學開後學之意

*爰yuán,於是。謨mó,計策,謀劃。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