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校書郎】《小學集註·内篇》明倫第二·明君臣之義1
【按照众所周知的理论,君君臣臣的关系属于绝对被鄙弃而且已经被废弃的人事关系。但是亦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下位者事上位者的“规则”事实上将继续源远流长下去,稍许了解些有现实的功效。】
《禮記》曰:將適公所,宿齊戒,居外寢,沐浴,史進象笏,書思對命,既服,習容觀玉聲,乃出。
齊,莊皆切。觀,音貫。
○適,徃也。公所,君所也。宿,前期也。史,掌文史者。笏者,忽也,書事以備忽忘者也。思,謂所思。告君者對,謂所擬對君者*。命,謂君命。三者皆書於笏,有進思盡忠之意焉。既服,著朝服畢也。容貌儀觀,佩玉之聲,㸃檢不至*,則失色於人,故預習之。○見《玉藻》篇。
*《玉藻》,《禮記》篇名。
謂所擬對君者。者,備要作也。
㸃檢不至,檢,薈要作簡。
既服習容觀玉聲,乃出。《禮記註疏》孔穎達疏:“既服,著朝服已竟也。服竟而私習儀容,又觀容聽已珮鳴,使玉聲與行歩相中適。玉,佩玉也。乃出者,習儀竟而出也。”
此節言大夫行出至己之私朝。
○《曲禮》曰:凡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於家。
為,去聲。使,去聲。
○君言,即君命。受命即行,敬君也。
*使者,使,舊讀shì。
君言至,則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歸,則必拜送於門外。
使,去聲。
○出,謂出門。辱者,屈辱君命之臨也。
陳氏曰:至則拜命,歸則拜送,皆敬君也。
若使人於君所,則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則必下堂而受命。
下使,去聲*。
○反,還也。朝服而遣使,下堂而受命,皆敬君也。
*下使,備要作使者之使。
○《論語》曰: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躩,區若切。
○朱子曰:擯,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賔者。勃,變色貌。躩,盤辟貌。皆敬君命故也。○辟,音壁。
*出《論語·鄉黨》。
擯bìn,同儐。迎接賓客。《說文》:“儐,導也,或從手。”《周禮·秋官》:“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鄭玄注:“出接賓曰擯。”
躩jué,原注朱熹:“盤辟貌”。《廣韻》:“盤辟貌”。《六書故》:“足卷曲貌。” 盤辟,盤旋進退,古代行禮時的動作儀態。顏師古注《漢書》引三國魏蘇林曰:“不知經,但能盤辟為禮容。”又明唐順之《重修宜興縣學記》:“是故學校以教士而養之,以禮樂以柔伏其速成躁進之心,使其終日從事於俎豆、筐篚、象勺、干籥、盤辟、綴兆之容。”
《漢語大字典》釋作疾行貌,《說文》:“足躩如也。”皇侃義疏引江熙云:“躩,速貌也。”《莊子》:“褰裳躩步,執彈而留之。”成玄英疏:“躩步,猶疾行也。”
又,宋陳祥道《論語全解》卷五:“躩如,足之不定也。”張栻《論語解》:“躩如者,改容也,承君命而起敬也。” 宋趙順孫《論語纂疏·朱子集註》:“輔氏曰:勃如,顔色之變。躩如,容止之變也。心敬於中則容變於外,自然之符也。”《日講四書講義》:“觀其歩履,則盤桓不安,屏營不寧,有似欲前進而不能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