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薇】2023,岁月静好
对我而言2023年非常美好,一大家子齐齐整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夫复何求?
我非常享受现在这个年龄。2011年,当我第一年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就曾经说过,那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父母还年轻,孩子已成长,事业略有成,整个状态如鱼得水。
五六年前我曾经听过一个香港的电台节目,几个上了年纪的嘉宾在聊天的过程中,一致认为50来岁是人生非常美好的阶段;叶嘉莹书中评论50岁自杀的王国维时,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今年年中与美国回来的小伙伴再次聊起同样的话题,相同观点的共鸣,把这种幸福感放到最大。
当我发现年龄数字在我脑海里好像已经模糊不清,我完全忘了我妈几岁、我几岁、我儿子几岁时,我就意识到我已经彻底摆脱了年龄数字的束缚了。当一个人对未来没有恐惧,甚至开始憧憬时,自然就不会有年龄焦虑,不会有容颜焦虑,整个人就会变得非常轻松。
成年人的成熟睿智和每天睡醒睁眼就能增加的年龄不同,它需要用心积累。我曾经想过今年不写总结,但一想到过去十二年的年度总结完整记录下我当前状态的成因,如果今年不写,未来无迹可寻时一定会为此刻的偷懒而懊悔,还是把习惯延续下去吧。
祛魅
我去过很多地方、看过不少书、上过不少课,结果就是对越来越多的东西祛魅。“祛魅”一词源于马克斯.韦伯,人们开始用理性的力量驱散神秘的魅惑,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改变。
当我看了《吕氏春秋》,知道阴阳五行是当时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把自然界、人类各种事物和行为统一归纳为五类,分别对应五行,相生相克。当我上黄剑波老师的《成人及成为人类学家》的课程时,知道了拉丁美州的文化中,人们也会把食物分为冷热两类。但逻辑与我们刚刚相反,拉丁美洲是冷热属性的食物不能同时食用,而我们中国人恰恰是要用温热属性的食物来中和寒凉。
当我了解瑜伽的时候,得知印度的阿育吠陀学,类似我们中国的中医;同样的,其它少数民族如藏医、苗医,国外古希腊医学等等,与现代生物医学一样,都是人类应对疾病的医学体系。
当我读完《有鬼!中国人的鬼魂世界》,也就是有鬼君读遍中国志怪小说整理出来的笔记后,人家一提起灵异事件我就马上知道大家愿意相信的原因了。
同样的,当我花了十多年去了解世界各大宗教、不同地方信仰的发展历史后,逐渐揭开了各种神秘性的面纱,也就明白了为何熟读中国经典的杨照老师会对星座更感兴趣、研究不同宗教的学者对佛教更认可、曾经主修哲学的道长会学佛。
佛缘
佛教是我最后一个了解的当今世界主流宗教。2012年在木里大寺与偏初主持晚饭期间畅聊时,他提到学佛不能一头扎进一堆乱麻中,要选一个绕好的毛线球,抓住线头开始才不会走偏学歪。打过这支预防针后,我开始对周边的佛学知识碎片免疫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去了很多佛教圣地,看过很多版本的佛教发展史,读了黑塞的《悉达多》。2019年当我得知最初佛陀的教义直截了当,到达极乐世界的过程中不需要他人,也不需要任何物质世界的帮助,整个历程都是心灵的、超自然的、个体的,我马上对佛教兴趣大增。只可惜它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借鉴了许多其它宗教的做法,多了很多外在的东西,我的热情又迅速降温了。
2021年元旦后的大足石刻之行是一个奇妙的转折点,我在宝顶山看到了牧牛图浮雕。在过去的三年里,每当我的内心萌生躁动不安的情绪,当我想排解佛学中的贪嗔痴时,这牧牛十二组图就会出现在我脑中。牛就是我的内心,我跟着牧牛图的指引一步一步跟我的内心互动。
2023年在成庆老师的引导下,我看了《正见》。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书中说,如果我开始修行,我可以不告诉别人、甚至可以隐蔽自己的佛教徒身份,因为我没有责任或使命去让全世界的人都改信佛教。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热泪盈眶。这些年来,我对形式和仪式的抗拒与日俱增,连拍照时一起做个一样的动作,都让我反感不已。我真的没想到,佛竟然给我这么大的自由。
这一年我粗略接触了一下佛学的知识,整个心态马上变得平和。明白了“因缘”,知道万事万物并非单因单果后,无论发生好事坏事,都能平常心接受了。明白了“我执”,知道世间本来无我,只要不再执着,不再处处以我为中心,烦恼便一个一个消失了。明白了“慈悲”、“智慧”,木里之行后我不热衷于捐助的行为,终于找到理论支持了。
佛学是一套哲学思想体系,它让我开悟,让我祛魅后不会无所适从,仍能继续理性地认知世界。
短视频
年中决定再战短视频。前两年在B站做中视频,效果不好,不了了之。我的群众基础本来就在微信与微博,要让支持了我十多年的朋友换个陌生平台,太为难大家了。
作为拔号上网的第一代骨灰级网民,之前几乎每一个新玩意都尝试过。因为对隐私的执着,让我错过了播客,继而错过了短视频。当我输出的文字,读者一天比一天少时,改变输出方式迫在眉睫。已经没时间让我瞻前顾后了,如果再错过这一次,原有的支持者会消失殆尽了。
内容生产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有了一年多的《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加上新接触的佛学知识,有了能力排除“我执”,顺利转型为短视频博主。
短视频文案与一般的文字输出,虽然都是文稿,但两者完全不同,我不得不费劲地推倒花了十多年形成的文风重塑适合视频观众口味的风格。文字输出时代,我在私域写什么都有人看、有人点赞、有人互动,我习惯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短视频输出的受众是公域上潜在的几亿人,没人知道我是谁,我每个视频都要使尽浑身解数,表达观点和呈现对别人有价值的内容。
做短视频是对每一个中年人最好的自我修炼,放弃“我执”、将“我”缩小、必须一定务必要站在大众的角度看问题,不能取悦某一两个朋友。一路走过来,景色越来越多姿多彩,但同行的旧友和同龄人越来越少,走着走着才发现孑然一身。
人工智能
自从使用ChatGPT后,我强烈地感觉到这是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就如80年代的电话、90年代中的电脑和互联网、2000年后的手机,2010年后的移动互联。但使用ChatGPT的门槛确实有点高,退而求次之,我马上不遗余力地劝说身边的朋友用文心一言代替百度搜索。
为了用好这些AI产品,我象往常一样,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花钱买课程学习使用。掌握一批软件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就是“用起来”。我做短视频之前,会就一个话题与AI深度交流,交流完之后让它生成短视频文稿,加上标题和标签,我再在此文稿的基础上,改成通俗易懂的人话。
会英语、懂电脑、有驾照在我大学毕业时是特长,现在成了大学毕业生的基本技能。开始时我有点沮丧,觉得自己与年轻人比没有竞争力了,后来转念一想,我当年的特长在我的同龄人里,二三十年来一直是特长。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会使用AI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就如上述那三项基本技能一样,将会拉开同龄人之间的距离。
过去十三年里,今年是出行最少的一年,只与家人去了两周澳大利亚、独自去了两三周河南、与老伴去了两周高加索三国;今年是读书最少的一年,只读完了九本书,每天阅读才25分钟;今年运动数据很难看;今年一整年没有弹琴……全部时间都腾出来做短视频了。就象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就没法聆听一样,今年我没法在高强度输出的同时正常输入。时间与钱一样,总额固定的情况下,用了在这里,那里就没有了。
2023过得好不好,它都会离去,2024,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