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薇】中国原典通读 -《尚书》、《诗经》、《春秋·左传》

在“国学一言堂”(微信公众号)的辅助下,顺利完成了《春秋·左传》的“隐公篇”,感觉就如完成了中国版《权力的游戏》的第一季。这一季,春秋战国的大戏才刚刚揭开序幕,交待了历史背景、人物关系,让读者熟悉春秋笔法的表达方式。鲁隐公与郑庄公两个男一号,在这一季大放异彩,人物个性尽显,成功拿到“春秋战国”最佳男主角的侯选资格。从来不煲剧的我就这样深陷追剧模式,不能自拔。

我对《春秋》大戏的路转粉,“国学一言堂”功不可没。他(她)在经传的基础上,列举大量当代发现的出土文物,用金文去印证经传的内容,去除了主观臆想,更多地用事实说话,深入浅出,连我这个从来未接触过中国历史的女性读者,也读得津津有味,虽然我初衷真的只是为了打卡。

“国学一言堂”这两年多来对“隐公篇”的解读篇篇精彩,但公众号和豆瓣的点击率,都反映出“国学一言堂”的文章被严重低估。我不得不承认曲高和寡的残酷事实。“国学一言堂”一直很努力地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图文并茂把故事娓娓道来,而且行文流畅、版面时尚。作为作者,他(她)能做的全都做了,现在就差读者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看理想”app上,杨照老师有个“中国原典十年通读计划”,他计划从2018年讲到2028年,从先秦开始一直到近代,选132本经典来导读。我之前听过杨照老师的《史记百讲》,了解老师的治学态度,我对老师完成这个项目很有信心。而真正打动我,让我豪不犹豫地预付未来八年费用的原因,则是中文。正如杨照老师所言,环顾世界、纵观历史,能用母语就能读遍3000年历史的,就只有我们中国人。此时(互联网时代)此地(中国)生活,我们坐拥了天时地利,余下的就是自己“为”与“不为”的选择了。

得益于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正儿八经系统地看过历史地理的书籍,所有的文史哲知识全部都在旅行途中、阅读中,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自学。没有主流的学习模式局限、没有考试的约束,全凭兴趣满足求知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碎片后,我觉得是时候要好好梳理中国部分了,于是我就选择了“为”。就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就为我打开了大门。

顺着“原典通读计划”,开始第一本是《尚书》。由吕思勉大师的《中国通史》铺垫、杨照老师领着,我像个蹒跚学步的小孩,终于懵懵懂懂地“读完”了。接着是《诗经》,有了《尚书》开路,对诗经里国风的各国又多了一点点的了解。为了更好地品味《诗经》,我想到另一种模式:抄写。通过硬笔书法的学习和练习来抄写《诗经》,以达到精读的目的。硬笔书法的学习需要时间,封建制度的发展已经把不由自主的我直接推到“原典通读计划”的第三本书《春秋·左传》。

原典阅读是技术活,我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认字。原典里大部分的字都认识,不认识的字通过注释一般也能看明白,但那些都认识的字合在一起,就不一定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幼儿读《三字经》和《弟子规》等。第二个层次:明白意思。很多原典都有译文,看了译文基本能大概知道意思,但就不一定能明白是什么一回事了。原典现代译本的读者,大多停留在这个阶段。第三个层次:理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把字里行间没有说出来的内容都读出来,才是真正的理解。如“国学一言堂”。

我的水平和能力一直停留在第二个层次,要上升到第三个层次就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不停发现问题然后不停寻找答案。相比起寻找答案,发现问题更难,就如会提问题的一般是尖子生,而尖子生一般都是极少数。我就是在力争做尖子生的过程中,偶遇上“国学一言堂”。几乎我可以想到的每一个疑问,搜索引擎里都有“国学一言堂”的答案。已经看到“隐公七年”的我,果断停了下来,直接细读“国学一言堂”的每一篇文章恶补。

我的阅读速度明显比国学一言堂的更新速度快,看完第一季(“隐公篇”)后,我郑重地做了一个决定:跟着国学一言堂的更新节奏来读春秋。

后记:《诗经》里重复的字太多,后来改成国粤语朗读。选读喜欢的篇章放在喜马拉雅上分享了。换成硬笔抄写《论语》,一天一句抄一页。这个调整更科学。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