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棉绪——感激我遇见

昨晚,夜,很深了,整理完300多张照片后依然没有睡意,于是拿起放在茶几上的书,一篇一篇的翻阅,看着看着,看到了这一篇。

国庆前夕在网上买回一堆书,亲子关系和青少年心理的。这段日子常常因为和儿子的关系碰壁而难以入睡,有时睡着睡着也醒过来,难以再安稳入睡。这个年龄的我深知,有些东西是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自自然然的增长,问题真真切切出现了,想办法沉着面对才是解决之道。

 

妈妈,您听我说

摘自《少年我心》 作者:岳晓东

 

记得在上中学时,有一段时间内,我忽然对母亲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感觉,不愿再向她讲心里话,甚至有时在街上遇见,都会有躲避的念头。我知道这是很不应该的想法,可我也说不清这到底怎么了。我的这些情绪变化也令母亲感到很纳闷。

一次,我不小心将一个馒头掉在地上,我把它捡起来放进盘子里,未将蹭脏的皮剥掉,也没将此事告诉母亲。一会儿吃饭时,母亲恰巧拿起那个掉在地上的馒头正要吃,发现有一块脏皮就问我是怎么一回事。我吱吱唔唔承认是刚才掉在地上捡起来的。

母亲为我的不诚实感到很伤心,一口气说出了近来我的许多态度变化,说着说着,她的声音开始发哽,眼泪也掉下来了。一时间,我们两人没再说话,彼此心里都很难过。停了一会儿,我也哭着将自己对母亲的某些不满讲了出来,主要是嫌她平时对我管得太多,不把我当大孩子看。我原以为这会使母亲更加生气,不想她竟认真地听了进去,答应以后会多听取我的意见,尊重我的想法。同时,她也要求我像以往那样对她讲实话,讲心里话。

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真的变成一个大人。

此后,我努力与母亲讲自己的心里话,而她也对我尽量少做批评,多表示理解。渐渐地,我对母亲不再有那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感,并知道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向她讲心里话。就这样,我们的母子关系度过了一段寒冬腊月,迎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

对于这样一场喜剧性的变化过程,我一直不明白我们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感危机,之后又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在哈佛大学选修青少年心理学这门课程时,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青少年时期的亲子关系,需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调整过程。

在此当中,父母要学会逐渐放弃自己的权威,不再对孩子简单用事,并尽量以平辈的口吻来与孩子交流。同时,父母还要多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不要因为他们回避自己就对他们冒然斥责或放任自流。

另一方面,孩子也要学会多理解父母唠叨之言背后的良苦用心,不要认为父母总是在压制自己。无论父母讲什么或怎么讲,他们对孩子的爱总是无条件的。所以,孩子与父母之间要多做沟通,尽管这可能是很难做的事情。

说到底,成人与孩子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心理世界当中的,父母要注意别把它们混为一谈。

 

心理分析:

青少年时期的一大痛创是父母与子女不能很好地沟通。父母的话时常变成了最不中听的话,孩子也开始不愿对父母讲心里话了。

由此,父母常常责怪孩子越来越不服管,越来越不懂事,他们好生怀念当初对孩子说一不二的日子。而孩子们则嫌父母越来越不理解他们,说话越来越啰嗦。他们好生渴望长大后自由飞翔的一天。结果,两代人的思想距离在越拉越大,对彼此的不满也越积越深。

他们没有认识到,青少年时期的亲子关系需要有一个再兴变化。(再兴变化,指在青少年时期,父母与子女都要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以重塑亲子关系)。

父母养大一个孩子不知要吃多少苦,担多少忧。孩子小的时候,是父母的心肝儿宝贝,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不叫他做什么他就不做什么。多听话的孩子,养他十个八个都不嫌多。但不知起自何时,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了,千叮咛、万嘱咐的事情,他偏偏忘了做,一再交待不许做的事情,他还是偷偷去做了。气得父母是七窍生烟,这样的孩子,养他一个都嫌多,活受罪。

这恐怕是每个父母的体验,其本质上是因为孩子在这一时期内需要有一个精神断乳。

对此,父母总是恋恋不舍,放心不下,他们心目中的孩子还是小时候的乖样儿,真舍不得他长大。他们不习惯孩子不再听自己的话,他们更不能忍受孩子背着自己去做大人再三反对的事情,这时他们又希望孩子赶紧长大,早日独立出去,那样就可以省心了。可他们越是这么想,孩子就长得越慢。有时深夜来到孩子的床边,望着他(她)熟睡的样子,父母的心里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来。

可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精神断乳需要多给他们些自由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以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如果父母不给孩子这样的练习机会,他们的翅膀就硬不起来,永远也飞不出父母的窝。

所以,面对子女的逆反挑战,父母要勇于放下权威,竭力与他们交流思想,听取他们的意见,理解他们的情绪,给他们自主决策的机会。渐渐地,那条横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便会日益缩小,双方不再需要大声喊叫才能听清对方在讲什么。

这,便是亲子关系的再兴变化。

当然,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往往是十分不易的,彼此都可能抱有许多的成见与偏见,那都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打破的。但只要父母有这样一份诚心和决心,终会拆除与孩子沟通中的阻碍之墙。

在上述经历中,我终于与母亲成功地沟通了一回。这主要是因为她再没有像往常那样简单地批评我,斥责我,而是表示愿意听取我的意见,并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所以我在那一刻感到自己成为了一个大人。我不希望父母总是在唠叨我,而是需要有自己说话的机会。

那次冲突,就给了我这样一个说话的机会,使我们开始填补彼此之间的代沟冲突,以新的姿态去认识、接受对方。而对母亲来说,我能继续对她讲心里话,是此次沟通给她带来的最大慰藉。所以说,青少年中的许多成长问题,绝不仅是孩子单方便的问题。

渴望被尊重与理解,是青少年时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征,也是他们的共同心声。这种愿望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青少年成人后与父母、子女、朋友乃至社会上其他人的沟通能力。

青少年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求求你,爸爸妈妈,请听我讲几句话吧。”

你们听进去了吗?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