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校書郎】《小學集註·内篇》敬身第三·明飲食之節1

《曲禮》曰: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

飯,上聲。

○食者,所食非一品。飯者,止飯而已。共食而求飽,非讓道也。古之飯者,以手共飯,而手有汗澤,人将惡之矣。

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

摶,音團。上飯,去聲。下飯,音反。歠,昌悅切。

○取飯作摶則易得多,是欲爭飽也。放飯,大飯,食無節也。流歠,長歠,飲無節也。

*摶tuán,捏聚成團。《說文》:“圜也。”《一切經音義》:“手團曰摶。”《齊民要術》:“摶作丸子,大如李。”黃遵憲《雜感》:“黃土共摶人,古今何愚賢。”

歠chuò,飲、喝。《說文》:“㱃也。”段玉裁:“二篆爲轉注,與口部啜義異。”《楚辭·漁父》:“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陸遊詩:“杯泛鵝兒供小歠。”釃shī,濾酒。《說文》:“下酒也,一曰醇也。”

《禮記註疏》孔穎達疏:“毋放飯者,手就器中取飯,飯若黏著手,不得拂放本器中者。去手餘飯於器中,人所穢也。當棄餘於篚,無篚棄餘於㑹,會謂簋蓋也。毋流歠者,謂開口大歠,汁入口如水流,則欲多而速,是傷廉也。故鄭云:大歠嫌欲疾也。” 簋guǐ,食器,亦作禮器,一般為圓腹侈口圈足,博物館有實物。

毋咤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

咤,丑亞切。齧,魚列切。

○咤,謂以舌作聲。反,謂還之器中。固獲,謂必欲取之。毋咤食、毋齧骨,皆嫌不謹也。毋反魚肉,為已歴口,人所穢也。毋投與狗骨,慮其相噬也。毋固獲,嫌貪食也。

*咤zhà,進食時口中作聲。毋咤食,孔穎達疏:“咤,謂以舌口中作聲也,似若嫌主人之食也。”

齧niè,咬。《說文》:“噬也。”段玉裁:“《釋名》曰:鳥曰啄,獸曰齧。”杜甫詩:“白馬嚼齧黃金勒。” 毋齧骨,孔穎達疏:“一則有聲。二則嫌主人食不足,以骨致飽。故庾云:為無肉之嫌。三則齧之口脣可憎,故不齧也。” 噬shì,咬、吃。《說文》:“ 啗也”《方言》:“食也。”啗dàn,同啖,吃、咬。《說文》:“食也。”

毋揚飯,飯黍毋以箸。

上飯,去聲。下飯,音反。箸,音住。

○陳氏曰:揚,謂散其熱氣*,嫌欲食之急也。毋以箸,取匙之便也。

*揚謂散其熱氣。“散”上薈要有“以手”二字。

匙chí,小勺。《說文》:“匕也。匕,亦所以用比取飯,一名柶。”段玉裁:“比當作匕。漢人曰匕黍稷、匕牲體,卽今之飯匙也。《少牢饋食禮》注所謂飯橾也。《少牢饋食禮》注曰:匕所以匕黍稷者也。此亦當卽飯匙。一名柶。木部曰:《禮》有柶。柶,匕也,所以取飯。” 柶  sì,禮器,像匙,兩頭屈曲。段玉裁:“蓋常用器曰匕,禮器曰柶。”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