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棉绪——爱出者爱返

很久没有听 “邱静” 所以不知她此行的目的是什么。从文中的“加拿大” 、“心理学工作者”等字眼令我想到剑飞老师曾说过: 受加拿大某机构邀请将会去开讲座 (工作坊/辅导),对象是当地的留学生。原因是随着留学生年龄的低龄化Ta们出现很多的偏差行为。这仅是我的猜测。没有听“邱静”或许是因为我不需要当她是水泡(救生圈)了,是这样吗?!

因有为最美的时光在路上做铺垫,才有最美的时光是当下这份体味。

林文采老师曾说过: 孩子读什么学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妈妈的“我”成长的程度; 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 “心理营养” 是足够的,那么,无论去到什么情境Ta都是OK的。

本周前后带了一个女娃儿五天,最后两天感受到深深的挫败:她的难以取悦、挑剔、包怨。当“看到”她的冰山后,我理解了她一系列的行为,从而得出“不是‘我’不够好”而是她“想回家”、“她要的不是‘我’”。于是挫败不翼而飞,剩下的就是理解、体谅。

带娃分享:

1,看见我的控制,思想上的“拔苗助长”;
2,看见我是一个界限感很强的人,当她越界时我会表达不适;
3,看见我可以再温和一点点而不是硬邦邦的;
4,看见她的“生命脚本”已呈现出来;
5,当她和我家儿子意见相左时我会让Ta俩自行解决;当Ta俩向我打听对方的意见时我会让其直接问对方(向对方确认);

6,深化“要以对方需要的方式去爱这句话:

女娃相对喜欢呆在家里(后来我才得知)。但我会和Ta们去小区散步、我会带上Ta们去游泳馆。当然我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多在外面走走,而女娃却觉得我家节目丰富导致她没空做功课。其实她不明白我的实际情况:我和儿子二人生活,我们的状态经常是我要去那儿子就需要去哪(Ta们也要去那)。但需要肯定的是我要将她的感受当回事。娃妈也说了平常工作累所以回到家只想好好在家休歇。

7,带娃四天也更理解了教师们、幼师们、宿管们。

无论与何人相处,其实都是与自己相处。相处五天,我看见自己。爱出者爱返。

当期待已久的新西兰之旅越发靠近心越发安定。之前说过的会将时间放在语言上其实大部分没有做到,相对做多的就是跑步、打坐。可能我是一个不太愿意将时间放在筹备上的人,只想带上所有的心情去好好体验就是了;去圆自己一个“校园梦”。

喜欢的“小船”老师曾说过:无论“厚积薄发”还是“薄积厚发”,都需要将“想法”变成行动。不然想法最终只是“发霉”。是的,旧的能量涌出去了,新的能量才有可能进来、才有地方存放。“一个萝卜一个坑”。

爱出者爱返;
善行者善归。

Amy
2018-7-16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