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义不容辞——颐年苑、和善素

2018-4-22

小子首次到访颐年苑。

本月主题是“入室关怀”。
我们组探访的对象是三楼的长者。

不期而遇蔓姨:
我们的队伍途经二楼上三楼。在二楼走廊我看见蔓姨,她搀扶着一位男长者在走廊行走,为了确保不致弄错对象我歪着头再望一下,是的,是她。由于时间不合适我没能上前跟她打招呼。

今天的收获:

一,勿以善小而不为:
1,女长者,八十多岁,她说早上7点多已看到“我们”,但现在才看到我们(入室)。哦,挺有力量的因为被看见了、被人盼望了。此时的我想到: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是小小一个举动,虽然大部分长者貌似没回应但其实“慈济”人的行为已深植Ta们心里。只因三年的一月一会,这条渠已经成形了。

2,来到七十多岁男长者的房间时他的桌上已摆放好他新鲜书写的墨宝,他,坚持一个月献一张墨宝给慈济人。坚持为慈济人“挥臂呐喊”。能量满满的。是的,一月一盼,让长者有小小的精神寄托也是不错的善举。

4月21日晚整理相片时看到去年拜访颐年苑拍下的一系列照片,时间是2017年4月23日,与今天相差一天。今天再次看见那位女长者,那系列照片的主角,她的状态不如去年了,她不断问我们的组长你是不是医生?是不是来帮我看病?

二,分享时光:
1,润物细无声
组员让我上台分享,我的回答是这次没准备分享。一两个组员好意和我做“思想工作”,他们的观点是趁着小子在上台分享一下收获及肯定、赞扬一下儿子,这是非常必要的。是的,我非常认同需要“肯定、赞扬”儿子但不是在组员们这么赤裸的劝解下,这种露骨让我觉得在做交易、做买卖,Ta们当着儿子的“面”捅破了这一张纸。
2016年至今,我和他出现在很多场合做义工,我从来不会刻意去说什么、寄语什么,一切只因润物细无声这句诗以及此句:孩子最终习得的不是你语言灌输给他的而是他看见你怎么做的即言教不如身教。

2,谁的需要
一位女性分享:她说希望自己在与父母、长者相处时,分清那些是自己的需要,那些是别人的需要,不要用自己的需要丈量别人的需要。她的一翻话戳中我的心,是的,那天(和姐姐及母亲开炮的那天,事后我也觉察到我将自己的需要强加在母亲的需要上,我希望为她按摩而她说不需要,但事后她又絮絮叨叨诉说自己的身体疼痛,于是我愤怒、生气了,我怒斥她帮你按摩你又拒绝,而现在又在絮絮叨叨有何用?是的,我应该尊重她的拒绝也尊重她的絮絮叨叨)。

午饭的地点是“和善素”,我、小子还有邻居母子(我们在颐年苑不约而遇)。

回家后偶尔会听见小子唱“年年都有今日,岁岁都有今朝,恭喜你、恭喜你!”是的,这是入室关怀时我们为当月生日的长者唱的祝寿歌。
年年都会有今日吗?不一定。彼时的今日和今天一样吗?非也。唯有活好每一个当下。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