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校書郎】四庫本《御定小學集註》點校增注

前兩日群里討論《三字經》,我就說一個識字課本沒必要費太多工夫。正好年終總結也提到去年增注了《小學集註》,順勢放上來也省得總拿唐詩湊字數。這書可以算是沒做完,總結里說了,實在太煩人,所以第二遍校註的《集解》本只弄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放棄。

這裡當然要用繁體字,因為我希望有機會的時候對古今字型有所區別,比如於于寧宁甯之類,全用簡體字的話,這麽無聊的書裏這一點點樂趣也就沒了。話說,這樣子一年做一兩本書好像也挺好玩的樣子。

全書20餘萬字,理所當然千字一節。其中必然有些網頁無法顯示的字會“開窗”,正文的話,我會想法子,註解的話,就那樣子吧。

卷首

凡例

本書增注為主,校勘為輔,所有注勘務求使原文原注暢曉明白,避免孜孜於字句比勘。

校勘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御定小學集註》作底本(簡稱“庫本”),以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簡“薈要”)、中華書局四部備要(簡“備要”)、叢書集成初編《小學集解》(簡“集解”)對校。如各本註釋有別,則取簡約曉暢者。

所有註釋,首《集註》原注,其中庫本、薈要、備要三本有別者,擇善增補。次“集解”補入。星號下為增注并校案。

所有字增注補音及大部分引用字書處多出《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中文大辭典》三種。保留原音注,不常見或多音字加現代漢語拼音,反切與今日讀音不合者宜從拼音。

多音多義字只注需用音義,如卷二注之“縰音洒,同纚”例,洒纚都是多音字但此處只用xǐ音不理其它。

古人著書篇章題目寫在文末,如“右某某”之類,蓋其豎排,已讀過之文在右手。今依當世習慣將標題移至篇首,並刪去“右”字。

《小學集註提要》并諸本序

庫本提要

臣等謹案。《御定小學集註》六卷,雍正五年,世宗憲皇帝詔儒臣*,因明臣陳選《集注》而訂正刋行之者。冠以御製序文,發明綱常倫紀之當崇,視聽言動之當謹,與嘉言懿行之當遵循慕效。蓋儒者為學之始基實備於此。朱子作《小學》内外篇以迪蒙幼,皆雜取經傳中論幼儀者,分類條繫而以史事廣之。宋儒所謂養正之功,立教之本,諒非溢美。選為此註,隨文衍義,務取明白曉暢。俾鄉塾童蒙皆可省覽,而得其意義,實為有功初訓。

選字士賢,臨海人,天順庚辰進士,官至廣東布政使,追贈光禄寺卿,謚恭慤*。其為御史時,救羅倫,劾倪謙、錢溥、馬昻、汪直,風采可觀。及官廣東,又以争市舶忤宦官,卒至逮死。其立身本末足以不愧所學,而此注復得大聖人表章,家絃户誦,其食報亦榮且厚矣。乾隆四十五年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總校官:臣陸費墀

*案:庫本、薈要“臣”皆用小字。

儒臣,薈要作廷臣。

謚恭慤。慤què,《正字通》:“俗愨字”。愨què,恭謹、忠厚、誠實。《說文》:“謹也”。《廣韻》:“善也,願也,誠也。”薈要作:“謚恭愍”。考《明史》卷一百六十一本傳,陳選“自幼端愨”,“正德中追贈光祿卿,謚忠愍”,是二本皆誤。

乾隆四十五年二月。薈要作“乾隆四十三年二月”。

御製《小學》序

古者八歳而入小學,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親敬長之義。俾童而習之,以養其德性。其説散見經傳,朱子採集為《小學》一書,所以示人教學之方,而有以為正心修身之本。其言約,其理該,盖六經、四子、性理諸書之階梯也。皇考聖祖仁皇帝嘗特頒諭㫖,令有司兼以命題課士,海内士子固已咸知誦法矣。又命尚書顧八代一人翻譯清文,日進呈覽欽定,三年而後成。嘉惠後學之心,至深且厚。當日未經刋刻頒行,朕敬承皇考遺志,特命校對授梓,以資肄習。讀者宜知綱常倫紀之當崇,視聽言動之當謹,與夫嘉言懿行之當遵循慕效,修其職自在家庭日用之常經,而充其量可以成聖賢忠孝之大節。子弟之習於是而淳,教化之原於是而備。詩曰:成人有德,小子有造。朕盖深有望焉。

雍正五年十二月初三日

*案:備要本無此序并提要。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