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校書郎】荐书-《半紙赋》-四库全书本《御定歷代賦彙》短赋汇
前些日子写了个蒙学阶梯的文,末尾推荐让孩子们读“赋”。想来在今天这个一提“国学”就是四书五经,一提古典文学就是唐诗宋词的时代,“赋”这个东西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只听过没看过。比如司马相如的上林子虚,班固的两都,左思的三都,之类。相信大多数人,如果没有中学课本上苏轼赤壁,对“赋”也就仅限于古代的一种韵文体而已。
前文说了,读古文同读外文一样要培养语感。要培养语感,读诗作用甚微,即便是文盲,给一支笔告诉他每五个字画个圈,也可以完成五言诗的断句。读散文,于初入门径者言,则要靠运气。不是每篇文章都像《古文观止》那样易懂。鲁迅先生讲“治学先治史”,那是对有私塾功底的人说的。于今人而言,句读尚且难分,谈何治史。而赋体虽然每句字数不等,不能如五言七言诗那样简单断开,但因其押韵,且大多对仗,更有连续使用四字一句排比下去的,所以相对散文而言,只要找到韵脚、找出对仗,断句并不很难。比如图例首行“春可乐兮,乐东作之良时,嘉新田之启莱”。“兮”是语气或者连接词,断与不断要看情况,一般我是长句断开短句不断。但是此处必须断,因下二句对仗。毕竟是韵文,有韵律节奏在内,多读两遍大体都可以断开。
韩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只是估计能看本文的人都已经过了师“童子师”的年纪,而且都已然是一般去古未远且稍浅显的古文皆可通读,大篇章则觉得头疼的人。其实所谓“头疼”只是觉得费力费时,亦即找不到语感而已。郭德纲郭师傅讲话:能说几国外国话了,中国话看不懂?而语感这东西实在没什么捷径速成的法子,就只好凭借已有的基础,一篇篇读下去,逐步培养出来。讲真,一件件买来“汉服”穿上街标新立异,远不如一篇篇读来的汉赋实在,而且不花钱。
忘记了缘由,大约十月末翻出硬盘上保存的四库全书之《御定历代赋汇》,PDF文件,逐篇加了书签做了作者和朝代索引。写了上篇文之后,就想着或许可以将此书的短篇赋汇集一卷,应该可以算个入门读物。所谓心血来潮既是如此,想到即做。费了些时日,终于完工,取名《一叶赋汇》。
一叶者即一页,古书一张纸对折而成一叶,依四库原本,每纸16行,行21字,扣去题目一行,满计315字,实则算上题目、注释大约不超过340字。如此,得赋并逸句1434首,总25万8千字左右。
太多!我相信,纵使每篇不足400字,一千多篇,20余万字的体量,也足以吓退绝大多数人。所以再加刪削,只留下147字之内的,算上题目整8行,即所谓“半紙”。
《半紙赋》全书得赋417首,少则二十来字,至多146字。目前本书:
1、是素本。原以为《历代赋汇》已经有新近版本,即点校过,但查过后,实际上也只是影印本而已。所以,本书暂时只是素本,即无标点、校雠的版本。
2、除了一些缺筆避諱字再无更改。发现word有个不错的功能,转存成PDF文件时候,选择嵌入所用字体即可将不可识别的字型自动转成图片,相当好用的功能。
3、针对kindle制作的PDF文件,用kindle或者iPad看很舒服,而且有目录。
暂时没有全面点校的打算,校《全唐诗》时就发觉了,这些“总集”绝对不能轻易招惹,都是无穷无尽的麻烦。就像《御定歷代賦彙》,原书原名,现在的原书影印本删掉“御定”俩字,你有意见?这个不提,就说原书,皇帝交代的工作,犯拖延症不行,得赶进度,昭明太子和蕭統它就算俩人,你有脾气?刘宋和赵宋不分,东西周和后周只算是“周”,荀卿在周荀况是楚,这些就都别计较了。
抛开上述,文章本身还是很好的,虽然限于篇幅诸多名家名篇没有收录,但仅就现有的篇章而言也是精彩纷呈。
篇幅短小,单篇不超过147字。名家众多,比如荀子、宋玉、蔡邕、张衡、曹植、傅玄、傅咸、庾信、謝朓、李白、苏轼、袁桷等
竖排大字。我觉得,素本还是竖排看着比较舒服。因针对kindle制作的PDF,所以5号字太小,正文小二号楷体,标题四号加黑。放在kindle上看非常舒服。
素本,无标点。正如上文讲,暂时没有正式标点,更没有校勘的打算。不过这个可以商量,反正我看的时候也是要随手点断,日后有个标点本放出也正常。
辑选时间短且只看篇幅不论优劣,所以难免有好看不好看的。反正篇幅短小,400多篇也足够挑选,觉着不好看跳过去就是。
依照《御定歷代賦彙》原书分类,想看天文地理、草木鱼虫、伤怀人事的,自己去目录检索,几百篇的小集子俺就不作索引了。
下载地址:
《半紙赋》素本大字适用于kindle的PDF文件 访问密码 54a6
没图没真相,光说不练嘴把式,让乃们看看kindle上的效果,而且这是本书篇幅比较长的一首。
荐书荐到偶自己编选的书,嗯哼
必须点赞!Kindle可是阅读利器,能有此版本,真是太棒了!